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 作者:臧嵘


第三节 两汉邮驿的发展



  通常都说,汉承秦制。汉朝的一切制度都在秦时奠定了基础。在邮驿制度方面也是一样,但汉时又比秦朝有更大的发展。

  刘邦建汉之初,就懂得邮传对王朝统治的重要性。因此建国伊始,便抓紧对战争时遭破坏的邮驿设施的恢复。后来,西汉王朝的巩固,颇得力于邮传的便利。比如,刘邦在平定汉初异姓王英布的叛乱时,就有效地利用了英布手下将领贲赫“乘传”到长安及时递送情报。后来,大将樊哙有反情,刘邦也是即刻派陈平“乘驰传”,带着周勃去接收了樊哙的兵权。汉景帝时,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大将周亚夫奉命讨伐叛王,为了迅速到达前线,他也乘了“六乘传”,及时赶到。

  西汉时,邮传还被利用来向全国宣告一些叛国分子的罪行。吴楚七国之乱的头子吴王刘濞被处死后,汉政府命令将他的头“驰传”当地示众。有时邮传的道路同时也就是押送犯人充军的道路。淮南王刘安被判充军后,发配四川,他的囚车便是顺着邮车的大道次第前进的。

  汉时邮传的功效还体现在国防上。边防上一些重要紧急文书,都是靠邮传递送的。汉武帝时大将李陵北征,兵达受降城,他马上通过邮传给武帝上书报告。后来桑弘羊要在西域轮台屯田,也准备通过邮驿来密切汉政府和西域的关系。东汉时我国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起来,班超和甘英的出使西域和大秦,使丝绸之路更加畅通。汉政府在西北的邮驿十分发达,出现了“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华局面。当时西方的罗马也正处于繁荣时期,那里也是邮驿畅通,沿途“列置邮亭”,所以当时中间诸国的商人和使者,可以从东汉边境通过邮驿一直驰骋到罗马首都。

  两汉政府十分重视邮传的施行。在中央部一级的九卿官职中,有许多是和邮驿制度直接关联的。比如,少府中的尚书令和符节令,便是专管政府公文收发和符节的分发和管理。大鸿胪,兼管邮使的接待。御史大夫也兼管邮传,对邮传使者的凭证进行监察。和邮传关系最直接的是九卿中的卫尉,他的属下有一官员叫“公车司马令”,负责接待由传车征召来上书的民间贤士,所以又叫“公车上书”。后来近代史上著名的康有为等“公车上书”,得名便由于此。三公中的太尉、府中的法曹也主管邮驿,负责邮驿规章制度的制订和一般管理。

  汉时,地方邮驿管理也比前代更为正规化。邮驿系统由州、郡、县三级管理。郡太守府里最受重视的一个官吏便是“督邮”。他不仅主管邮书,还兼管督察长吏,是个实权官吏。《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张飞鞭打督邮的故事。那个督邮到张飞任职的那个县大发威风,惹起张飞的不满。说明那时督邮的确是很威风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