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以农为本,因此与农业紧密联系的祭祀社稷活动,便很受重视。社稷祭由来已久,西周时掌管国家祭祀的大宗伯就有“以血祭祭社稷”的职责,又有小宗伯负责社稷坛的建立。社稷坛是祭祀的场所,按礼仪周王的社稷坛要用五色土铺垫。土色随其方位,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以象征五方。现存的北京中山公园名为“五色土”的方形大平坛,便是明朝永乐年间营建北京时所筑的社稷坛。周王祭社稷要用太牢,即牛、羊、猪三牲,还要钟鼓齐鸣,载歌载舞,其活动十分隆重热烈。
在古文献中,常以社稷指称国家。这是因为,一个国家建立要筑社稷坛,而一个国家灭亡其社稷坛就要废弃,国家的兴亡必然反映了社稷坛建置的改变,所以社稷指代国家就是很自然的了。社稷既已成了国家的象征,其祭祀的意义就更特殊了。
不过,社稷祭祀并不只是君王的事,古代各个阶层都有祭社活动。《礼记·祭法》称:“王为群姓立社,曰太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这里君王建立的太社,就是前面所说的五色土。据说,上古君王封诸侯时,便依封地所在方位从太社坛取一撮色土,赐于被分封的诸侯,然后诸侯再将其置于封地的社稷坛中,自然这种社稷坛就不能再有五色土了。至于更下一级置社立坛,只能用本地的泥土了。既然大夫以下要成群立社,民间便以祭社活动为中心形成了居民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也称“社”。立社时不仅要封土为坛,而且要种植适合当地土壤的树木,这树也是社的标志。社的规模有12家、25家、50家及100家多种说法,也有以全村为单位祭社的。到社祭之日,几乎全社的人们都停止工作,参加祭祀活动。这天还有专为社日准备的社饭、社糕、社饼。在农村的各个社坛附近,同社人聚会祭祀之后,就在一起畅饮欢歌,吹箫击鼓,非常热闹。这种民间的社日祭祀活动源于先秦,发展于秦汉,普及于唐宋,到元代由于统治阶级对民间结社集会的钳制,便逐渐衰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