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书史话 作者:焦树安


第四节 宋元时期的图书流通



  北宋时国家藏书与私人藏书,多对读者开放。宫廷内府藏书对皇室宗族开放,政府藏书对官吏开放。在科举考试殿试时,集贤书库负责提供图书。至于大臣子弟与官吏因工作需要在政府藏书的馆阁查阅图书资料,已属常见。《宋史·沈括传》记载,沈括在与辽国萧禧交涉黄蒐山(今山西浑源县)归属问题,曾去查阅不少图书档案,谈判中“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馆阁图书为了应付外借,如现在一些大图书馆一样,设有外借书库,其他书库所藏图书不得外借。《中兴典故汇记》卷三记载,负责借书的人称“库子”,借书手续有“单子”,在“监门”处检查后放行。《天禄琳琅后编》卷二载,宋版《大易粹言》卷末纸背有记云:“国子监崇文阁官书,借读必须爱护。损坏缺损,典掌者不许收也。”由此可见国子监崇文阁的图书是可以借阅的。

  既然国家藏书可以借阅,那么缮抄官书也必然产生,这就使得图书的流通范围更加广泛,人们可以通过私借辗转相传,流通渠道大开。但馆阁藏书因此也遗失严重。所以沈括《梦溪笔谈》称:“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之。”

  至于宋代私人藏书家的图书流通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元代秘书监所藏图书是可以供大臣与部属阅读的。元代每逢夏天,皇帝要到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一带)避暑,丞相率百官相随,秘书监还要带一批图书跟随以备阅览。元代私人藏书也是可以借阅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