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青瓷,以越窑青瓷生产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在各大窑系中名列榜首。越窑中心窑场在浙江上林湖地区(以前属余姚县,现在属慈溪县管辖)。根据考古调查发现窑址达100多处。在宁波的东钱湖也是一个巨大的生产越窑青瓷的窑群。越窑生产主要集中在余姚、慈溪、上虞、宁波、鄞县、绍兴、临海、黄岩、象山等地。这些地区古属越州,故称越窑青瓷。越州地区瓷器生产历史悠久,可能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早在商周已开始生产原始青瓷,春秋战国时期青瓷生产发展很快,已具有一定规模,两汉至南朝进入了早期青瓷阶段,瓷器手工业即很发达。到唐代,工艺已经成熟。
越窑青瓷产品种类很丰富,有碗、盘、碟、壶、瓶、罐、水盂、唾盂、钵、匙、灯、印盒、粉盒、墓志等。它胎体比较细腻,釉色青绿,或绿中泛黄,晶莹润泽。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将越窑列为唐朝诸窑之首。越窑青瓷产量大,在唐朝社会很流行。由于工艺精湛,不少著名诗人如皮日休、陆龟蒙、顾况、孟郊、卢仝、郑谷、徐寅、韩偓等都写诗吟诵,许多诗句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陆龟蒙在《秘色越器》诗中描写它的颜色为“千峰翠色”;顾况在《茶赋》诗中描写其精良的质地为“越泥似玉之瓯”;徐寅在《贡余秘色茶盏》诗中描写它的造型为“功剜明月”,“轻旋薄冰”,描写它的釉色为“古镜破苔”,“嫩荷含露”(均引自《全唐诗》)。这些诗句高度概括了越瓷的成就。
越窑青瓷到晚唐时期由于工艺精良、质地佳美,成为皇室珍爱的宝物,并称之为“秘色瓷”。1987年陕西考古工作者在陕西扶风的唐代名寺法门寺塔地宫下,发现数千件金银珠宝和绸缎,同时出土有十四件越窑青瓷,还出土一方造物账碑。碑文中称这些瓷器为“秘色”瓷,这次发现使流芳千古的秘色瓷露出真容。这批作品质地细腻,釉色淡绿,光泽晶莹,堪称绝品。
五代时期割据浙江、江苏的吴越国王钱镠家族,将越窑中技术较高的一些作坊,指定为“贡窑”,专门生产统治集团上层需要的生活用具。同时利用这些名瓷进行政治交易,向周围其他实力强大的割据势力,包括宋朝的赵匡胤政权进贡,以换取苟安一时。贡品中就包括秘色瓷。
越窑青瓷不但质量好、釉色高雅,而且有漂亮的装饰,例如北宋初期以娴熟的线刻技艺刻出小花、流云、莲荷、菊花、飞蝶、小鸟、仙山云雾及竹林七贤、嵇阮高士等人物故事。有的作品还用金彩装饰,或在口沿用金片包裹,即所谓“金扣瓷器”、“金银饰陶器”、“金棱秘色瓷”等(图5〔1—5〕)。
婺〔wu 务〕州窑。在浙江中部的金华地区,是又一个重要产瓷区。这里发现有汉代、三国、两晋、南朝时期的窑址。唐五代是该地区瓷业最兴盛的时代。生产同种瓷器的地区除金华外还有衢州市、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等地。这个地区唐代属婺州,故称婺州窑。陆羽在《茶经》中将婺州青瓷排在第三位。唐五代时期,婺州青瓷与越窑青瓷有许多共同之点,不同的是婺州窑青瓷一般质地较粗,胎色较深,呈深灰色或紫褐色,釉层比较厚,玻璃质强,并且釉层中呈现星星点点的乳白色和牛毛状的纹片。这是鉴别它与浙江其他青瓷的区别所在。隋唐以后这种乳白色的星点和牛毛纹现象在裂片中便消失了。
瓯窑。浙江东南部的温州、永嘉、瑞安等地,也是重要的产瓷区,唐代属瓯窑。瓯窑也受越窑的影响,生产青瓷。这些青瓷也与越窑有许多共同之点,但其区别于越窑的地方是:胎体较细,器壁更薄,釉层也比较薄,釉色淡青,温润如玉。晚唐五代的瓯窑,生产出许多好作品。在整体上看瓯窑比婺州窑水平高一些。
图5 唐代瓷器
1.越窑秘色青瓷八棱长颈瓶 2.越窑青瓷杯 3.越窑青瓷四系罐 4.越窑青瓷碗 5.越窑青瓷盆 6.长沙铜官窑鹿纹执壶 7.长沙铜官窑褐绿彩联珠宝相花纹双系罐 8.长沙铜官窑青瓷斑点纹犀牛枕 9.长沙铜官窑宝相花(装饰贴花用)10.长沙铜官窑雕塑儿童 11.长沙铜官窑雕塑胡人 12.长沙铜官窑雕狮子 13.长沙铜官窑雕塑狗 14.长沙铜官窑鹦鹉形瓷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