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文化 作者:王仁湘·贾笑冰


第二节 破石作器




  人类之所以能超越所有动物而成为地球的主人,主要是因为人掌握了制作工具的技能,并能不断发展这项技能,创造出自己所需要的器具。上面所说的造火技能,实质上也包括在这个范畴之内,火也是广义上的工具。从简单工具到复合工具,从机械器具到智能机器,人类已不满足于成为地球的主人,已经开辟了进军宇宙的航程。

  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并没有复杂的制作过程,自然界赐与人类许多随手便可拣来的工具,如枯枝、裂石等。当人类萌发出想改变石块的形状以使之更适合使用的愿望时,这种愿望一旦付诸实施,工具制作的时代便开始了,这就是漫长的旧石器时代的起点。

  石器制作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过程,先是打制,后来又发明了磨制技术,这是新、旧石器时代的分野。最早的石器经过简单的打制即可使用,外观粗糙,器型单纯,用途没有严格的区分。一般是将石块上直接打下石片稍作修整即成,常见的器型有砍砸器、尖状器和刮削器几种。有些打制石器与自然破裂的石块似有相同之处,实际人工石器有明显能观察到的打制痕迹、修整痕迹和使用痕迹,并不难将它们与自然石块区分开来(图3)。
 


  图3 旧石器中期丁村文化石器

  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技术有了重大发展,又发明了间接打击法,它是一种借用间接力从石核上剥离石片和石叶的方法。获得的石片石叶小巧轻薄,可以制作小件利器;石叶拼嵌在骨柄上,可以制成小刀类复合工具。打制石器技术由此发展到顶峰,旧石器时代也即将宣告结束。

  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工具制作技术上取得的成就还有两个:磨制和钻孔。山顶洞人就有磨制锋利并带线孔的骨针,而且还有穿孔后作饰物的兽牙、海蚶壳、石珠、小砾石和青鱼骨等,类似穿孔饰物在华北其他几个晚期旧石器地点也有发现。

  石器的制作可能是随时随地进行的,但也曾发掘到一些专门的制造场所。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的大窑村,就发现过一处旧石器制作场,在大块燧石周围,分布着成层的石块、石片、石屑,有许多是石器的半成品和废品。这处石器制作场揭示出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从原生岩层中开采石料、就地制作工具的情形,为研究旧石器制作程序和工艺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磨光石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之一。磨光石器的制作要求更高,先将石料打成预想的器坯,再经细细打琢,最后磨光。起初只是磨光刃部,后来全器都磨得十分光滑。新石器时代石器器型与过去已有明显不同,最常见的已非砍砸器和刮削器,而是斧、铲、锛[ben奔]、凿、刀等,不少器型要加缚长柄,组成复合工具,使得劳动效率有明显提高。

  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磨制石器技术又有了提高,石器表面相当光滑,有的还用皮革进行抛光处理,光滑无比,器型规整,棱角分明,刃口锋利。还发明了切割石材和管钻技术,钻出的孔眼相当工整。加工石器的这些成功的技术,同时也被采用到玉器的制作中,而且又有发展,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将述及。

  考古工作者发现新石器时代也有一些专门制作石器的场所。山西怀仁县鹅毛口和广东南海县西樵山都曾发掘到这类石器制造场。西樵山为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一座孤立火山丘,山体周围发现有当时人们为采石而开拓的洞穴,附近有大量石片碎屑、石器半成品和废品,也有少量石器成品,包括一些磨光石器,还发现人们食弃的成堆介壳。

  中国史前时代的石器有自己的特点,这也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主要特点所在。例如旧石器中,石片石器始终占主导地位,砾石器较少,器型以刮削器和尖状器最多,构成了中国旧石器的主体。同时也表现出分区特点,南北存在一定差异。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也有一些明显的地域性特点。黄河中下游地区早期多磨制较精的舌形石铲、石镰,还有带足的石磨盘;仰韶文化石器在器型上有所增加,见到穿孔石斧和石刀,还有两侧带缺口的长方形石刀;龙山文化又新见半月形石刀和石箭镞,磨制精细。黄河流域磨制石器的特点是多长方形石刀,石斧多,石锛少,又以厚形斧居多。

  长江流域较早的磨光石器型体稍小,如河姆渡文化所见。稍晚出现较大石器,如马家浜和大溪文化所见,一般通体磨光,有棱有角,用管钻法穿孔。长江流域磨光石器中的斧、铲,以扁平形居多,锛也较多,并有一定数量的双肩石器。

  华南地区新石器早期使用较多的是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种类较少,不大见刀形器,流行有肩的斧、铲,锛形器所占比例较大,并有高水平的石器抛光技术。

  北方地区流行形体小巧的细石器,还有一定数量的打制与磨光石器,但磨制并不很精细。

  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造成了石器种类和形态上的不同,而这些差异归根到底是需求的不同造成的,显然与生产方式的不同有关。南方多锛、凿,大体与发达的木工制作相适应;黄河流域多石刀,则是收刈粟穗的需要;北方多见细石器,又被认为是发达的畜牧经济的产物。

  史前时代劳动工具的主体是石器,也有不少辅助性的工具,包括木器、骨角器、蚌器等。木器由于不易保存,发现不多,河姆渡遗址集中出土过一批,器型有铲、耜、槌、矛、匕、桨、碗等。骨角器在许多史前文化中,是除石器外使用最多的器具,有作农具的耜、铲、锄,也有作猎具的箭镞。河姆渡遗址出土骨箭镞千余件,半坡遗址也出土过300件之多。兽骨还被广泛用于制作生活用器,如笄、串珠、食勺、衣针和发梳等。蚌器中最常见的铲、刀、镰,是使用普遍的农业生产工具。

  此外,还有一类陶土烧制的用具,如纺轮、锉刀等,还有一些残破陶片加工的长方形陶刀。

  史前时代的石器、骨器、蚌器等,并没有因发明它们的时代的消亡而消亡,它们在文明时代初期仍然在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青铜时代的生产工具以青铜铸造的并不多,安阳殷墟出土的石、骨、蚌类生产工具就相当多。后来青铜工具不少都仿自石器,清楚地表明了一种传承关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