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文化 作者:王仁湘·贾笑冰


第三节 陶轮旋转



  我们常对文明时代的许多重大发明津津乐道,却不知道史前时代也有不少伟大发明,如前述取火,还有农耕、烹饪、纺织、建筑和制陶都是伟大发明,这里我们来说说制陶术的发明与发展。

  需要是创造发明之母。稳固的定居生活需要容器类用器,竹木制品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陶器便从窑火中诞生了。制陶术发明的契机并不十分清楚,人类为何突发奇想,要让黏土变成器具?多以为事出偶然。有的说,起初人们可能使用抹上泥片的竹篮,篮子烧坏后而泥片更坚实,人们逐渐认识到黏泥的性能,懂得了它在高温下产生的质的变化,获得了最初的物化知识。黏土为岩石风化而成,加热至800℃以上,就变成结构紧密的新型物质,这便是陶质器皿的由来。认识到这种变化不易,要走出制陶的第一步就更不易了。

  陶器的制作过程,要经过选土、拌泥、塑形、晾干、焙烧几道工序,如是彩陶则还要彩绘。陶土要有选择,一般选用的是低钙高铁易熔黏土、镁质易熔黏土、高铝质黏土。陶土要求细腻纯净,否则还要淘洗,去除杂质。纯黏泥作原料制成泥质陶,适宜制作碗、瓶、甑等高密度器物,多数彩陶和黑陶即属此类。有时陶土中还要特意加进砂粒、植物炭粒,称为夹砂粗陶,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多用于炊器和大型储藏器具的制作。长江流域流行夹炭陶,陶土中搀有水稻皮壳等,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陶土配置捣熟后,便可制成器坯。原始的成形技术为手制,后来发明旋转的陶轮,通过慢轮修整过渡到快轮成形,制陶术发展到成熟阶段。快轮成形技术出现在距今5000年前后,山东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的陶器都普遍采用了轮制技术。快轮制陶的具体做法是:将陶泥放在轮盘上,借助陶轮快速旋转的力量,提拉陶泥成形,并可当即进行修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工作效率高、器型美观、器胎薄匀。

  陶轮发明后,各种各样美观耐用的陶器就在快速的转轮上由陶工制作出来,这是史前人类成功利用机械力的第一个例证。就是在这样的旋转中,人类获得了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

  许多陶器制作时还要经过一道美化的工序,以各种方式装饰上一些流行图案,这些装饰方式主要包括拍打、戳印、刻画、镂空、附贴和彩绘若干种。还有一种打磨方法,将器表打磨光滑以后焙烧,成品表面呈现光泽,多数彩陶在绘彩前也都经过打磨这一工序。

  器坯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晾干,便可入窑焙烧了。这是十分关键的一道工序,弄不好会前功尽弃。最早烧陶并无专用的窑室,一般是在平地堆起器坯和燃料,在外面抹泥密封后点火烧成。中国在距今8000年前发明了地穴式陶窑,一直沿用了5000多年;到东周时代又发明地面窑,沿用至今。地穴式陶窑又分为横穴式和竖穴式两种,以前者时代稍早,也较为原始,到仰韶文化时期还相当流行。竖穴式窑的火膛位于窑室底部,有助于提高窑内温度,自然也提高了陶器的烧结温度,增加了陶器的硬度。竖穴窑最先是仰韶人的发明,自龙山时期开始盛行。陶窑构筑技术越来越科学,烧出的陶器质量也就越来越高。

  中国的制陶技术大约发明于距今10000年前,华南地区的一些洞穴遗址中发现了年代测定为万年前的陶片,没见到完整器型。到距今9000年前后,使用陶器的证据已确定无疑;到了距今8000年上下时,制陶业已较为发达,工艺技术也渐趋成熟,最初的彩陶也在这个时候发明了。当然,这时陶器质量并不算太高,火候较低,多见褐色陶,器型也较单调,多为炊煮饮食类器具。距今6000年前后,是制陶术发展进步的一个高峰时期,陶器火候较高,多红色陶,器型也较多,注重器表装饰。其最高水平表现在彩陶的普及制作上,此期的大部分遗址都出土过精美的彩陶,分属仰韶、大溪、北阴阳营、大汶口、红山诸文化,以黄河中游地区的彩陶最为发达。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彩陶分布中心移至黄河上游地区,马家窑文化居民成为最绚美彩陶文化的创造者。在这个时候的中原及南方地区,制陶术的发展又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轮制技术普遍采用,出现薄胎陶器,多灰黑陶,彩陶衰落以至完全消失。

  中国的原始陶器,按古代传说有三人享有发明权,即昆吾、神农、黄帝。佚书《世本》说“昆吾作陶”,又说“神农耕而作陶”;《古史考》则说“黄帝始造釜甑〔zeng赠〕”。陶器是史前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一定是某一地某一人的发明,当是长时期经验积累的结果。陶器主要用之于饮食生活,它的起源显然是饮食生活的需要。陶器不仅伴随着人类走过了5000-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也伴随着人类行进到了文明时代。虽然在现代生活中,特别是在城市生活中,陶器似乎已属可有可无的物件了,但我们仍在大量使用的其他容器,如瓷器、搪瓷器等,无论在造型和制作技术上,依然可以看到陶器的影子,这都是建筑在制陶术基础之上的新发明。改良了的现代化的陶轮还在不断旋转,伴随着人类不断创造新的现代文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