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作者:徐凯


第五节 身死而法未败



  商鞅在秦国执政19年,他的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到较彻底的实行,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变法并非一帆风顺。围绕着要不要革新变法,如何贯彻新法等重要问题,商鞅同保守派势力作了殊死的斗争。

  新法在全国施行了一年,数千人来到国都,反映法令执行不利。因为新法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侵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故此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面对保守派的挑战,商鞅毫不含糊,主张将其绳之以法。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贾教唆年幼的太子驷公开出来反对变法。商鞅对孝公说:“新法难以推行,阻力主要来自上层贵戚的破坏和捣乱。要实行变法,先从太子头上开刀。”太子驷犯法,应当处罚,考虑到他是嗣君,不便行刑,商鞅下令割掉公子虔的鼻子,黥〔qing情,刺字〕公孙贾面额,狠狠地打击了保守势力的猖狂进攻。商鞅的这一举动打破了奴隶制时代的那种“刑不上大夫”的旧礼制,受到百姓的称赞。“秦人皆趋令”,新法迅速推广起来。

  随着变法的深入,社会效果日益明显。在秦国十年,商鞅的权势也越来越大,他用严刑峻法不仅镇压公开诋毁新法的“乱化之民”,就是对不法的宗室贵戚也决不手软,引起了他们对商鞅的忿恨不满。

  一次,一个叫赵良的人去见商鞅。起初,他劝商鞅让出手中的职权,接着又以儒家“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商鞅放弃峻法严刑,并威胁说:“现在百姓对你积怨很多,你的处境就好像早晨的露珠一样,不会长久。你想延年益寿吗?还不如隐居商、於十五邑,在地方浇灌田园,安居乐业。”商鞅说:“你好好看看我是怎样治理秦国的!”他没有听从赵良的说教,继续坚持变法。这时,商鞅也感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潜在威胁,为防万一,每次巡行,全副武装的车驾数十辆,前呼后拥,好不威严!

  公元前338年,正当秦军东征节节胜利之时,秦孝公身患重病。弥留之际,孝公想把王位传给商鞅,被商鞅谢绝了。这年五月,孝公死去了,太子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公元前337—前311年)。不久,商鞅便辞官,告老还乡了。

  这时,惠文王师、被商鞅劓〔yi义,割鼻〕刑而八年未出家门的公子虔等人重新活跃起来,反对商鞅。他们四处活动,诬告商鞅要谋反。还对惠文王煽动说:“现在连秦国的妇女、儿童都谈论商鞅之法,不讲大王的法令。这样,商鞅反而成了君主,大王则成了臣民。再说,商鞅坚持与大王为敌,愿大王设法除掉他。”于是惠文王下令,缉捕商鞅。

  商鞅闻讯后,立即逃离秦国。来到关口,天已黑了,只好找家旅店歇息一夜。客店主人不认识他,说:“商鞅之法规定,投宿客人没有凭证,查出后连店主一同治罪。”因商鞅仓惶出走,未带任何凭证,被店主拒之门外。商鞅感慨地说:“新法的弊病,竟加到了我的身上。”他无奈逃往魏国。魏国人抱怨他欺骗公子卬而打败魏军,拒不收留他。商鞅走投无路,又返回秦国自己的商、於封邑,组织邑兵准备反抗秦兵的搜捕。终因寡不敌众,商鞅及全家被秦兵抓获。秦惠文王用最残酷的刑法车裂了商鞅示众,并威吓说:“看还有谁敢像商鞅这样造反!”接着,又杀掉他的全家。

  商鞅在秦国致力于封建改革十多年,为此献出了生命。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合乎民心,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当时的百姓皆言法制,不少人家珍藏管仲、商鞅的法令。先秦著名的思想家韩非歌颂商鞅功绩“名垂百世。”

  商鞅虽然死了,但“秦法未败”(《韩非子·定法篇》)。秦孝公至秦庄襄王,相传六代,历时百余年,商鞅之法相沿不变,社会较为安定,经济持续发展。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诸侯,成帝业”,统一了中国。商鞅变法为这一伟业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