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键:(←)上页,(→)下页,(del)目录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作者:朱筱新
第五节 嘉礼




  嘉礼是古代礼仪制度中,内容最为庞杂的一种礼仪,它涉及到日常生活、王位承袭、宴请宾朋等多方面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饮食、婚冠、宾射、飨〔xiang享〕燕、脤膰〔shenfan慎凡〕、贺庆等礼。其中以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最为重要。

  冠礼,古代男子年满20岁时所行的一种典礼,即加冠以示成年。古代的女子也有相类似的典礼,是在15岁时将头发盘起,再插入笄[ji机,簪子]加以固定,而称为“笄礼”,也同样表示成年,只是仪式不如冠礼隆重。冠礼要在宗庙举行,主持者是将行冠礼者的父亲。首先,父亲要在行冠礼之前,先进行筮(占卜),以确定行礼的日期和参加儿子冠礼的来宾。然后将行冠礼的日期告诉宾家。到了这天,行冠礼的席位安置在宗庙阼[zuo做]阶(堂前东阶)北端。待来宾到达后,将加冠者从东堂领出就席,由来宾为他梳头、挽髻、加簪(用于固定头发)、著[纟丽][li离,亦读xi洗,用于束发的黑色帛]。之后在父亲的主持下,由事先确定的一位来宾,十分庄重地为他加冠,即将冠戴在他的头上,但加冠绝非简单地把冠带在头上。冠礼规定,加冠为三加,即始加、再加、三加,每一加要分别戴上不同形制的帽子,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始加,戴缁[zi资,黑色]布冠,表示该男子从此可以治人、治家;再加,戴皮弁(一种用白鹿皮缝制而成的帽子),表示今后该男子要为国家服兵役;三加,戴爵弁(一种像爵形状的黑色帽子),表示该男子从今以后,有权参加祭祀活动。如果是诸侯行冠礼,于三加之后还有四加,戴玄冕(又称元冕,一种外黑里红的礼帽);帝王天子行冠礼,则还要五加,戴衮〔gun滚〕冕。
 


  图3 皮弁、爵弁

  冕,是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一种礼帽。《说文解字》:“冕,大夫以上冠也。”最早是用于祭祀的,故属于祭服。按照礼制的规定,不同的祭祀须戴不同的冕,于是便有了“五冕”的形制。“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鳖〔bi毕]冕;祀四望山川,则毳[cui脆]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周礼·春官·司服》)冕的形制比较复杂,它的顶部是一块长方形的木板,长一尺六寸,宽八寸,称为冕板。冕板外包以丝织物,黑色的面,红色的里,称为綖[yan延]。冕板呈前低后高,前低约一寸。前后两端各垂有若干旒[liu流],旒为悬垂的玉串,即缀有彩色玉珠。旒的数量,包括彩玉的数量,根据五冕的不同形制和戴冕者的不同身份,又有严格具体的规定。如天子衮冕为前后各12旒,共24旒。每旒用五彩丝绳贯穿青、赤、黄、白、黑五色玉12颗,每颗玉之间相距一寸,即旒长一尺二寸。天子衮冕共用彩玉288颗。而公所戴的衮冕则为前后各九旒,每旒九颗玉,为苍、白、朱三色。天子的五冕只有冕旒数量的区别,而无旒上玉石数量和色泽的区别,如鷩冕为前后各九旒,毳冕为前后各七旒,希冕为前后各五旒,玄冕为前后各三旒,每旒均为12颗五彩玉。侯、伯的鷩冕则为前后各七旒,每旒七玉;子、男的毳冕为前后各五旒,每旒五玉;卿、大夫的玄冕则少至前后各二旒,每旒三玉。在五冕中,衮冕的规格最高,凡属朝廷大礼,如受群臣上尊号,大朝日(元日)视朝、册封皇太子等典礼时,均戴衮冕。皇帝登极即位,因需祭祀天地和先帝,故也需戴衮冕,因而人们便把新帝登极即位称为“加冕”。所以戴衮冕也成为皇帝的一种典型形象,但绝非所有场合都可以戴衮冕。
 


  图4 衮冕

  加冠之后,人们向加冠者敬酒以示祝贺。然后加冠者从西阶下,去拜见自己的母亲。再回到西阶东侧,由参加冠礼的来宾给他起“字”。因此,古人有冠和字都标志着已进入成年。最后,加冠者身着礼服、礼帽,带着礼品,去拜见兄弟姐妹。冠礼的仪式自周代形成一种固定的形式,以后历代相袭,只是加冠的程序逐步简化,有的减为二加,甚至一加,但仪式依然隆重、繁缛。

  唐宋时期对皇太子及皇子的冠礼,制定了专门的仪式。冠礼在宫内举行,但先要奏告天地、宗庙、社稷、诸陵以及宫观。冠礼举行前,先于正殿门内设摆香案,陈设乐器。皇帝自然要亲临现场,却不直接主持冠礼仪式,而由“典礼”官负责。为太子、皇子加冠者已非一人,由掌冠者、执冠者、赞冠者等多人组成,加字也由他们负责。自仪式开始后,每加一冠,乐队奏乐,由掌冠、赞冠者为他“跪簪〔zan糌〕结纮〔hong洪,冠冕上的丝带〕”,即插簪、系带,固定冠冕。三加之后,掌冠、赞冠者用爵盛酒进献太子,再为他进字。至此,冠礼完毕,皇帝及官员相继退朝,太子或皇子再入内宫拜见太后。历史上,太子、皇子或诸侯后代未必20岁才行冠礼,有的不到年龄即已加冠,如周文王年仅12岁就行冠礼,周成王15岁加冠,周召公19岁加冠。对于帝王、诸侯的后代来说,加冠就意味着可以继承父业,治国安邦。古代也称冠为“元服”,进元服也就是行冠礼。

  婚礼,即男女结合为夫妻时的礼仪。《礼记·士昏礼》记载,古时的婚仪又分为六种仪式,也就是六个阶段:一为议婚,商议婚配,称为“纳采”。一般是由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媒人实际成为纳采的主角,也是婚礼中的重要角色。远古时期的婚配是没有媒人的,“男女杂游,不媒不娉(聘)”。周代以后,婚配礼仪形成,为人作媒的议婚方式也随之出现,“取(娶)妻如之何?匪(非)媒不得。”(《诗经·齐风·南山》)纳采时,以送雁为礼,是取雁飞南北,合于阴阳之意,寓指男女成亲。二为问名,询问女子之名。经过媒人的纳采,女家表示同意后,男方再派人执雁到女家,向主人问名,女家则设筵款待。问名的目的是将女子之名、出生时辰等作一占卜,以测定婚配的吉凶。三为纳吉。若占卜预测婚配吉顺,男方即将吉兆的消息告诉女家,同时还要再以雁为礼物,从而正式确定婚姻,即订婚。四为纳征(又称纳币)。正式订婚后,男家要向女家送去玄纁[xun勋,作为仪物的币帛]、束帛、俪皮(成对的鹿皮)等贵重的礼物。五为请期。纳征之后,男家便又一次占卜,以确定吉日成婚,再派人拿着大雁到女家通告日期,但表面上却表现得很谦逊,好像在向女家请问日期,故称请期。六为亲迎。到确定的成婚之日,新郎要亲自前往女家迎接新娘,后代又称迎亲。到女家,新娘的父亲迎于门外,接新郎入室。新郎仍以雁为礼物交于女家。行礼之后退出女家,新娘则随其后,而女家父母不送至屋外。新郎先亲自驾车,请新娘坐于车上。然后他再将车交给专门的驭手赶车上路,自己则另乘车先行赶回家中。待新娘到,由新郎迎入家中。家里则设宴,新郎、新娘于席间须进行“同牢”(同吃供祭祀的肉食)、“合卺”〔jin紧,用一个葫芦分成的两个瓢,是古代婚礼中的酒器。合卺,即两人各持一瓢用酒漱口〕等仪式,预示相亲相爱。宴后,脱去礼服,入新房,新郎亲自摘下新娘头上的缨(一种彩色的带子,古代女子自订婚后就系于头上),撤去蜡烛,婚礼的仪式也就结束了。不过第二天早晨,新娘还需拜见舅、姑(公与婆),行见舅姑仪,要分别向他们进献枣、栗、腶脩〔duanxiu段修,一种经锤捣并加姜桂的干肉〕。

  古时,凡六仪齐备,才算是正式确立婚姻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内地民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日趋密切,北方民族的一些婚俗因此也被吸收到婚礼之中。隋唐以后,婚礼基本保留六仪,但在亲迎之后,又形成一个高潮。亲迎时,新郎在傧相陪伴下到达女家。在女家门前,要被女家的亲属调笑、戏弄,甚至扑打一番,称为“下婿”。新娘梳妆打扮后,迟迟不出门,直到新郎咏诗催妆,方才起身。临行前,她的父母要赠言,并将“蔽膝”(后代称盖巾、盖头)蒙在她的头上。待新娘登车启程时,女家亲属要围车阻行,称为“障车”,表示对新娘的惜别之情。到达新郎家,新娘要跨过放在地上的马鞍,喻示安稳、平安。而后新郎与新娘进入青庐(临时搭起的青布幔帐),举行“交拜仪”,也称为“拜堂”。古人认为男女结合为阳阴相合,且由此繁衍后代,故先拜昊天、地祇。新娘出嫁,便成为新郎家的成员,故二拜父母等长辈(又称高堂)。男女结合,白头偕老,共同生活,故相互礼拜(又称交拜)。婚礼的“三拜”由此而世代相袭。拜堂之后,新郎和新娘各手持“同心结”(即彩缎,中央挽扎有花扣。后代又称为牵巾。喻示二人从此同心协力,永不分离)的一端,由新郎倒退着牵引新娘进入“新房”,再进行“坐床”仪。其间要从两人头上各剪下一缕头发,用彩线系在一起,作为成亲的信物,称为“合髻”,人们因此也称之为“结发夫妻”。之后仍要举行同牢、合卺仪。合卺,到宋代改用彩线相连的双杯,新郎、新娘各拿一杯饮酒,所以称为“交杯酒”。

  入宋以后,婚礼已大为简化,只保留纳采、纳吉、纳征、亲迎四仪,但又出现了新的内容。在宋代以前,未入新房之前,新郎与新娘之间是不可能相互见面的,更谈不上相互了解。而宋代则有了“相亲”(亦称相媳妇)之礼。常有男方的家长和其子,以及亲属在酒楼,或直接到女方家,与女方家长及其女儿相聚一堂。如相中,则在女子头上插一金钗,称为“插钗”。相不中,则送给女子二匹彩缎,称为“压惊”。到亲迎时,新娘由乘车改为乘轿,称为“坐花轿”。并有鼓乐手一同前往,吹吹打打,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明代以后,又有了“归宁”之礼,即在婚后的第三天,新婚夫妻一同回女方家,拜见新娘父母,俗称“回门”,或“回娘家”。

  至于帝王的婚礼则与此有别。帝王有后、妃、嫔等妻妾,而婚礼也分为纳夫人、纳妃等仪,一般也依古制分为六个阶段。杜佑在《通典》中详细地记载了唐代《开元礼》规定的皇帝纳后礼。因为皇帝不可能像百姓那样去亲迎皇后,所以必须委任使者代理负责,于是婚礼在仪式上就有一些不同。依婚礼的程序分为:临轩命使、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告庙、册后、命使奉迎、同牢等仪式。临轩命使,是皇帝在太极殿册命执行婚礼的使臣:以太尉为使、宗正卿为副使。并由侍中宣制:“纳某官女为皇后,命公等持节行纳采等礼。”随后授使、副使主节、制书。太尉等人领命后便开始为皇帝操办婚礼,他们乘辂[lu路],带着仪仗、鼓吹队,用车拉着制书,往来于皇宫与后氏之家。

  纳采的前一天,官吏要在后氏家大门右侧搭一临时建筑,纳采这天,太尉一行来后氏家便先在这里停息。然后再进入后氏家门向主人宣读制书,主人接受制书后,要向使臣回复答表。答文与制文都用长一尺二寸,宽四寸,厚八分的版书写,双方交换完制书、答表后,纳采也就完成了。当然皇帝的礼物中必定有雁。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也都要进行制书和答表的交换,制书的内容是皇帝向后氏主人请婚;询问后氏之名、年龄;通告吉兆;授以礼物;通报成婚日期。而答表则按制书内容或作答复,或表示感恩不尽。告庙,就是将成婚之事及日期祭告宗庙、祖先。

  册后,即册封皇后之礼仪。与前面的礼仪一样,也是由太尉等使臣在后氏家中进行的,但仪式更为隆重。这次不仅要为使臣设一临时停息之处,还要在后氏的闺阁(即绣房)外为宫中女官搭起帷帐。册封皇后这天,使和副使等先入后氏门外的停息之处,女官则入门内,进入闺阁外的帷帐之中。待通报主人(后氏之父)后,使、副使一行手捧赐封的典册、备物进入门内。仪式开始,女官入阁,伺奉后氏佩戴宫中事先送来的首饰,更换袆〔hui灰〕衣(皇后专用的吉服,上绣五色野鸡图案)。在女官的引导下,后氏出阁,立于庭院之中,面向北面,跪拜。宣读完册文后,后氏还要接受典册及信物,于是便正式成为皇后。随后,她就以皇后身份入座,再接受在场官吏的拜礼,仪式遂告结束。

  亲迎,即命使奉迎。这天,仪式达到高潮,皇后家内外设置了更多的供各级官员停息的帷帐及临时性建筑。皇后出门前,奉迎的官员一律站在大门之外,文官在东,武官在西。通报主人后,使臣等进入门内,宣读制书,待主人行拜礼,接受制书,回复答表后,使臣等退出门外。使臣宣布:“令月吉日某等承制,率职奉迎。”(《通典·礼八十二》)皇后随即上轿车,在女官侍从及仪仗、卫队的簇拥之下,浩浩荡荡驶入皇宫,从而开始了她的宫廷生活。

  这时皇宫内早已陈设停当:在将举行同牢仪式的大殿门外东边,面朝南搭起一座皇后临时的“寝宫”;大殿内西南角也为皇帝架起一座帷帐,地上铺有很厚的毯、垫、褥;仪式所需的各种礼器、仪仗等均已摆放、布置在特定的位置上。待皇后乘车进入宫内,立刻钟鼓齐鸣,以告知宫内外。随行的仪仗则不进入宫中。皇后从车上被请下后,先入“寝宫”整理好衣饰,再由女官引导到大殿门外,向西站立。这时,官员奏请皇帝入座,女官随后则再引皇后进入大殿。此后,就由皇帝在前引导,与皇后一同进到帷帐,分别在南、北二洗(一种较浅的盆)中洗手。与此同时,殿中省(掌管皇帝衣物、用品及日常生活诸事的机构)的官员们很快在帷帐中摆设宴席。帝、后进食中,也须“合卺”,但不像先秦时期那样吃祭祀的供肉,而是由殿中省官用黍、稷、稻、粱替代祭牲,分别授给帝、后,象征性地进行“同牢”。

  在帝王的婚礼中,受命的使臣每次去后氏家中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在使臣一行准备进入大门的时候,主人和傧者(仆人)已立于门内。主人让傧者先出门问使臣:“敢请事?”使臣则根据每次受命的内容回答,如“奉制纳采”、“将加卜筮,奉制问名”、“从制纳吉”等。傧者得到答复,再返回门内,告之主人。主人则说:“臣其之女若如人,既蒙制访,臣某不敢辞。”傧者再将此话转告使臣,然后进门引主人出见使臣。这一礼仪虽然是由使臣代表皇帝向后氏的父亲请婚,但仍表现出皇帝的威严和居高慑下的权势。帝王在整个婚礼过程中,馈赠给女家的礼物是十分丰富的,甚至相当铺张、豪奢。宋朝时,诸王纳妃有规定:聘礼,赐女家白金万两;纳采,羊20头、酒20壶、彩40匹;定礼,羊30头、酒30壶、彩50匹、茗(茶)百斤,以及金银珠宝、缎绫绢绸等物;纳征,金器百两、彩千匹、钱50万、锦绮罗绫绢各300匹,以及绣金衣装服饰、珍珠翠玉、马、羊、酒等物。这绝非一般官僚及百姓所能及。而帝王所纳妻妾,也绝非普通民女,一般百姓家绝不可能享受这份“殊荣”。

  飨礼,是设摆酒食,款待宾客的一种礼仪。《诗经·豳〔bin宾〕风·七月》有这样的诗句:“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sigong四公,古代一种形似犀牛状的酒器〕,万寿无疆!”意思是说,用两壶酒款待客人,宰杀小羊,登上堂屋,举起兕觥,祝愿万寿无疆。这种宴请的礼仪也是礼仪制度中的一项内容,凡帝王宴请诸侯,或诸侯之间相互宴请,都要遵守飨礼的仪节,因而称为“大飨”。《礼记·仲尼燕居》对此作了专门的记述:举行宴飨前,两君相见,拱手致礼。主人要谦逊地让宾客先行,进入大门。宾客入门,乐师要演奏钟磬(用石或玉制成的一种打击乐器,常由十几个按音调编次排列,悬挂于架上,称作编磬)。而后主人再拱手施礼,请宾客进屋。宾客进到屋里,钟磬便停止演奏。宾主在屋里入座后,主人向宾客敬酒,宾客也以酒回敬主人,此时再奏乐。双方推杯换盏,直至饮完酒,奏乐亦中止。飨礼不仅是宴饮之礼,也对与之相关的迎来送往规定了一套礼法:车行整齐,行进缓慢,铃声与乐声相应和。入门时,演奏钟磬是表达主人欢迎之情;送客时,以《雍》为歌。大飨虽然是帝王与诸侯间的宴饮,仍十分注重礼节,往往是“主人拜迎宾于庠〔xiang详〕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通典·礼三十三》)。

  宴礼,宴,古时也作燕。宴礼,是古代君臣宴饮之礼。它与大飨礼在礼节上差异不大。据《仪礼·燕礼》注记,“燕,安也。饮酒以安之也”,即古人视饮酒为平安之意。设宴款待臣僚主要有四个原因:因臣属协助天子治国有功绩,特设宴以示慰劳;四方聘使前来朝觐,设宴以示欢迎、慰问;使臣出使,设宴为其饯行;没有什么事情而宴请臣僚们,则纯粹是为了消遣。宴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宫廷生活中十分普遍,动辄宴请款待,为此又有许多不同场合下的不同名目的宴礼,如皇帝生日的“圣节”宴、郊祀宴、春秋大宴、籍礼(亦称籍田、藉田,是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诸侯执耒耜[leisi垒四],后改执犁,进行象征性的耕作,以示春耕开始)宴、将士出征宴、凯旋宴、赐进士宴等等,但凡国有大事,都要设宴,以示庆贺。各种宴礼一般都规定参加的人数,并事先确定每位参加者的座次。赴宴者入座以后,须端坐肃静,不许喧哗。而且衣着必须整洁,按照规定的礼节行礼。如有违反,立刻由军士送至所属官署处理。宴会进行中,如遇饮酒过多,语无伦次或醉倒在地者,也由军士护送回家。宴会在开始及进行中,还要奏乐,以助酒兴。秦末楚汉战争中,项羽曾于鸿门设宴,与刘邦共饮。席间,项羽手下的将军项庄进入帐中,向项羽建议说:“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经项羽同意后,遂拔剑起舞,虽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助以乐、舞,恰是古代宴礼的仪式之一。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宫廷乐舞极盛,其中《霓裳羽衣舞》(亦作《霓裳羽衣曲》)便是常用于宴饮的著名乐舞。他所宠爱的杨贵妃即擅长此舞,常为玄宗表演以助兴。这个舞蹈在动作、音乐及服饰上都着力描绘虚无飘渺的仙境和仙女的形象,与宴饮相应,更增加了飘然若仙的气氛和感觉。而自西域传入的《胡旋舞》则与之截然不同,它所表现的是粗犷雄壮的风格,增添了宴席间热烈的气氛。

  飨与宴虽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都同属于宴饮之礼,所以后世对这两种礼仪也没有严格区别,经常合称为飨宴。

  养老礼也是嘉礼中的一种礼仪,是对国内年老而又德高望重者定期赠予酒食时所行的一种礼节。《礼记·王制》云:“凡养老,有虞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其首领为舜)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脩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也就是说养老这种礼仪在我国源远流长。所谓“养老”,主要是指四种人:一是三老五更。三老、五更都是古代乡官,一是有极其丰富的阅历,精通世故,曾任官职,现已致仕(辞去官职)的老年人,年龄在50岁以上。 由于这些老人通晓三德(正直、刚、柔)、五事(貌、言、视、听、思),便在乡里掌管乡民教化之事。二是子孙为国殉难捐躯的老人。三是原为天子或诸侯国的属官,后告老还乡的人。四是年事已高的普通老人,古代将高寿分为上中下三寿:上寿,120岁以上;中寿,100岁以上;下寿,80岁以上。除此之外,养老还包括辞官返乡,且在乡间任教的乡先生。帝王及诸侯养老的目的,是要使“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推行于天下及国中。一般一年中要举行七次养老礼:四季(春夏秋冬)、视学(指天子祭祀“先圣先帝”,并亲临学舍)、春秋大合乐(指歌乐合以众声)。各时期的养老礼不完全相同,舜时养老使用“燕礼”,即主人敬酒于宾客之后,大家就坐下饮酒,直至一醉方休。商代实行“食礼”,即摆放有酒和鱼、肉等菜肴,但不饮酒,而是以吃饭为主。周代的养老礼有其特定的礼节仪式:先于东厢祭奠已故去的老先生。然后摆设好三老、五更和其他老人们的席位。安排食物时,要检查是否符合礼节,待养老礼所规定的美味佳肴全部备齐后,便曼声长吟,以歌合乐。再退后,赠以干肉以示孝敬。返回,即吟唱《清庙》,边唱边交谈,直至结束。

  嘉礼中的乡饮酒礼,是一种于乡里举行宴饮的礼仪。西周时期,诸侯国中的乡大夫(掌管一地的政教)每年正月都要到诸侯那里,听司徒官宣布有关的政令。回到乡里,再召集乡吏进行转达,届时,即举行乡饮酒礼。每三年,要进行一次人口调查,同时考察官吏的德行、道艺,以发现有贤、有才能的人,同时也要行乡饮酒礼。除此之外,党正(古代地方组织的长官。500家为一党)向所属民户宣讲国家政令,下达徭役赋税时,也以乡饮酒为礼。借此机会,党正往往要宣扬“养老”以明确长幼之间的尊卑关系,所以行乡饮酒礼时,60岁以上的老人坐于席上,50岁以下的人则站立一旁。宴饮时,在60岁老人面前的案上,摆放三个豆(古代食器,用于盛放食物,形似高足盘);70岁的老人面前,摆放四个豆;80岁的老人,摆放五个豆;90岁的老人则摆六个豆。乡饮酒礼还用于州长每年春秋在州学举行“乡射礼”之前的宴饮。诸侯国卿大夫以酒食宴请国中贤者,也须行乡饮酒礼。

  行乡饮酒礼的仪式,一般在“庠”(古时学校的名称,又称为序)内进行。主持礼仪者要于庠门之外迎接前来的宾客,先向他们行揖礼(推手为礼),三揖之后才请宾客走上台阶。在进入室内之前,主宾还要再三相互谦让,以此表示谦逊礼让。乡饮酒礼进行中,要饮“元酒”,这是一种流传久远,十分原始的酒。饮此酒目的是教人不忘古人先世创业之艰辛。还要烹煮狗肉祭于东方神,以取阳气产生于东方之意,喻示兴旺、繁盛,对宾客中的老人更有祝愿他们健康、长寿之意。这个礼仪在历史上沿袭了很长的时间,逐渐演变成乡里民间的一种聚会形式。凡乡间遇节日,常要聚集众人而饮酒。但也因此导致乡间滥饮的恶习。唐太宗在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曾经下了一个诏令:“比年丰稔[ren忍],闾里无事,乃有堕业之人,不顾家产,朋游无度,酣宴是耽,危身败德,咸由于此。自非澄源正本,何以革兹弊俗?”意思说,近年连续丰收,乡间秩序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就有了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他们不顾及家产,与朋友游玩毫无节制,以纵饮欢宴作为一种嗜好,以至危害身体,败坏德行,都是因此而造成的后果。如果不澄清源流,肃正根本,怎么能革除这种恶俗呢?于是,他令人抄录周代的《乡饮酒礼》,颁发全国,每年令州县长官亲自率领长幼乡民,依照此礼行事。《乡饮酒礼》颁行不久,人们便以纵饮欢宴为耻事,人人相互敬爱、谦让,社会风气大为转变(《通典·礼三十三》)。

  射礼,是古代贵族男子进行射箭时的一种礼仪。古人在进行一些重大的活动时,常以射箭作为活动中的一项内容,以此体现习武、尚武的风尚。《礼记·射仪》云:“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射礼分为四种:将祭择士为大射;诸侯来朝或诸侯相朝而射为宾射;宴饮之射为燕射;州(乡)大夫举士后行射为乡射。箭,不仅是古代作战时的一种兵器,古人也将它视为除灾避邪的武器。相传商纣王用皮革制成囊,将血盛入囊中,悬挂在高处,拉弓仰射,名曰“射天”,以表示威慑鬼神。所以射箭在古代十分普及,甚至在学校的教学中,也把它作为六艺(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驭〕、书、数)之一。

  大射,一般在郊野进行,举行大射的场所称为射宫或泽宫。天子或诸侯于祭祀之前,先召臣下射箭,凡能射中箭靶者方可参加祭祀,否则将取消参加的资格。而帝王祭天地宗庙时,都要亲自射牛,以示隆重,不过,这种射礼自战国以后便废而不用了。射箭在一些古代民族及政权中也被作为一种祭祀时的礼仪内容。鲜卑族在每年秋天举行祭祀活动时,要植柳,众人策马环绕柳树三圈,用箭射柳。这一习俗后来又成为辽、金王朝的一种祭仪。辽代的瑟瑟仪、金代的拜天礼中都有射柳。辽代瑟瑟仪是一种祭天求雨的礼仪。久旱不雨,辽廷便于郊外建筑一座“百柱天棚”。仪式开始后,皇帝先祭奠先王,然后便射柳。先由皇帝张弓射箭,再交亲王、宰执(宰相、执政官员)依官位高下顺序射柳,“中柳者质志柳者冠服,不中者以冠服质之。不胜者进饮于胜者,然后各归其冠服”(《辽史·礼志一》)。瑟瑟仪中的射柳还具有竞赛的性质,并有专人负责观察和判定每个人射箭的命中情况,即“志柳者”,这与今天竞技场上的裁判很相似。如射中柳树,志柳者便以冠服作为凭证,交给射中者。而未能射中柳树者,则把自己的冠服押给志柳者。最后以每位君臣冠服的多少决定胜负。金朝的射柳活动是在行拜天礼之后举行,“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古代男子用于束发的头巾)志(标志)其枝,去(离之意)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镞〔zu族,箭头,横镞,很宽的箭头〕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金史·礼志》)。射礼,除用于祭祀,有时亦作为一种消遣娱乐的活动。明代,每逢清明、端午等节日,都要进行“剪柳”比赛:先将鹁〔bo博〕鸽装在葫芦中,悬挂在柳树上,凡射中葫芦,鸽子便从里面飞出,以每个人射箭后,鸽子飞出的多少决定胜负。由此可见,射礼既是礼仪的内容之一,又是一种习武的方式,带有竞技的色彩。

  宾射多于朝中进行,因天子以诸侯为宾,故为“宾射”。而诸侯相朝,也有主、宾之分,因而也以此为名。“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周礼·春官·大宗伯》)。举行宾射之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主人与宾客之间原来就已建立的朋友关系更加密切。每逢有故交旧友相聚之时,主人便邀请来宾一起进行射箭活动。此时进行这项活动并不仅仅为了娱乐和消遣,更重要的是通过射箭活动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气氛。主人和宾客在这种气氛中,边轮流射箭,边相互交谈,回忆往事,畅叙友情。所以举行宾射之礼,既使宾客置身于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环境与气氛之中,同时又充分体现出主人的坦诚与热情。

  燕射一般在内庭举行,多于闲暇之时,以宴饮、射箭为乐,故以“燕(即宴)射”为名。乡射通常在州(乡)学校内进行,由乡大夫择选贤能者时,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的一种礼仪。古代乡学,生徒(即学生)学习三年即告业成。于是由乡大夫等人对生徒的德艺进行考核,从中挑选出贤者、能者推荐给国君作官。临行前,乡大夫为他们设宴送行,乡饮酒后即行乡射礼。此外,每年春秋两季州长官在州学以礼会民时,也要举行乡射,而后从中选择人才。举行射礼时,箭射的靶子叫“侯”或“射侯”,是用布或皮革制作而成,在侯上画有各种动物的图案。按照礼仪制度的规定,天子射礼所用的侯用白色的熊皮制成;诸侯则使用红色麋皮制作的侯;大夫用布侯,上绘虎、豹;士也使用布侯,上绘鹿、豕(猪)。唐代也以悬帖为靶,称为射帖。

  以五礼为主要内容的礼仪制度,自西周正式形成后,历朝历代在相袭沿用的同时,又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从而使五礼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日渐增多。以两宋时期为例,吉礼所规定的礼仪已达到43种,嘉礼27种,宾礼24种,军礼6种,凶礼12种,一共为112种礼仪。所涉及的内容从皇帝的日常起居到朝廷的各项活动,从选任官吏到上朝列班顺序,从会见官僚臣属到接见外国使臣,从册立后妃、太子到祭奠吊唁先世,等等,几乎一切社会活动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被包括在内,以此作为言行举止的标准。正因如此,礼仪在中国古代与社会的联系极为密切,与人们的关系也十分紧密。在礼仪制度下,社会各个阶层无不受到它的制约,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着它的规定。社会通行礼仪,又促进了礼仪的发展,使之日益深入社会,深入人心,使社会公共道德的意识不断强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