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键:(←)上页,(→)下页,(del)目录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作者:朱筱新
第三节 军礼




  军礼,是指有关军事活动的典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概括了军礼的构成:“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根据这段资料的记载,礼仪制度的军礼由五种具体的礼组成的。大师之礼,指用兵征伐之礼;大均之礼,指均土地、征赋税之礼;大田之礼,指田猎之礼;大役之礼,指营建土木工程之礼;大封之礼,指定疆封土之礼。军礼中的大均、大田、大役、大封四礼,从使用的范围来看,似乎与军事活动无关。其实不然,在中国古代,但凡国内有重大的活动,诸如土地的分配,赋税的征收与押运,营建大型的土木工程等,都要动用军队,以保障法令的正常执行,因此便专门设定了这些礼仪。不过无论军礼如何划分,其基本的内容主要包括校阅、用兵、田猎等军事活动的礼仪。

  自商周开始,帝王无论是出征、巡幸、狩猎,还是营建城邑等,只要动用军队,必定要先祭告于神,“师出必祭,谓之祃〔ma骂〕”(《宋史·礼志》)。祃是古代军队在出征前,向神灵祈祷,保佑出师大捷的一种祭祀礼仪,也称为祃祭、师祭。祃祭主要在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内举行,因为古人认为“社”神主管杀戮之事和阴间万物。祃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祃牙,即出兵前举行的祭旗礼。牙,指的是牙旗。古时军队行进、作战时,队前或阵前引导的大旗称为牙旗,祭旗礼实际就是用牙旗祭告神灵。如果军队受命征伐,则以蚩尤、黄帝为受祭之神。蚩尤是传说中远古时期东方九黎族的首领,擅长以金(指铜等金属)制作兵器,还能呼风唤雨;黄帝也是传说中的中原地区的部落首领,曾得到周围各部落的共同拥戴,先后打败另一支强大部落的首领炎帝和蚩尤,而被奉为中原各部族的祖先。在举行祃牙礼时,还要把即将出兵征伐之地祭告蚩尤、黄帝二神,但一般多以祭告蚩尤为主。这一礼仪也称为荐神,就是在祭祀时,还要将羊或猪进献给蚩尤,祈求他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出征途中,如遇到名山大川,也要祭奠一番。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神灵无处不在,凡山皆有山神,河流亦是如此。所以行至山川,便行祭礼,目的还是为了讨好神灵,以求平安。祭祀山川之神时,军队列阵,乐队高奏军乐,长官向山川进献箭和牲,同时为即将进行的战斗占卜。

  如果是受命出征,还往往将先主(在位帝王的亡父)的庙牌(即放置于太庙中的牌位)放置在一辆专备的车上,随军行动;或把币、帛、皮、圭载于车上,视为随军的神主,每夜都要祭奠一番。出征归来,还要将战况祭告于神。可见在古代的军礼中,含有很浓厚的迷信成分,一切都与神灵相联系,因此在军事活动的礼仪中,多采用类似祭祀的仪式。

  古代军队中的旗帜不仅是军礼的重要内容,在作战时,它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军队的统帅或将领往往通过变换旗帜,来指挥、调动军队布阵或进退,达到调整战局部署的目的。因而古代的军旗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古人出征时,牙旗是军队的核心,同时在大军的前、后、左、右,还各有一面绘有鸟兽等动物图案的大旗:前方朱鸟(又称朱雀)旗,后方元武(又称玄武)旗,左侧青龙旗,右侧白虎旗。在每面旗上还绘有招摇星。朱鸟、元武、青龙、白虎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方之神,古人因此也常把这四种鸟兽作为南、北、东、西四个方向的标志。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而登极,成为一代明君。玄武门,即为长安(今陕西西安)宫城的北门。北宋都城开封(今属河南)有朱雀门和朱雀大街,即为城南之门及其大街。此外,这四种鸟兽的颜色也常被作为方向的表示,社稷坛中的五色土即是如此。至于招摇星,实际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位于勺端,古人相信它有主掌方向的权力。四兽旗在军队中起到了标明大军方位和阵容的作用,也显示出军威。除此之外,在行进的军队中,还有一些绘有其他鸟兽图案的旗帜,各自有其特殊的用途。如行军中,前方遇到河湖,则举起青鸟旗;前方有尘埃(指大风),则举起鸢[yuan渊,老鹰]旗;见到敌方的车骑,则举起飞鸿(即大雁)旗;如与敌军遭遇,则举起虎皮旗;前方与敌军交战,则举起貔貅[pixiu皮休,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旗。举起不同的旗帜,表示行军前方遇到特殊的情况,以作为一种警示,提醒后面的部队及早作好应付情况的准备,实际起着传递消息,指挥行动的作用。所以军旗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统帅的号令多通过它发布,因此它往往成为军事活动的核心,代表着军队。所以古代军队行动、作战时,常常是旗帜招展。

  军旗是否齐整,也反映了军队的风貌和阵容的状况。两军交战,常通过观察对方的军旗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公元前684年,齐国桓公出兵讨伐鲁国,双方爆发了春秋历史上的著名战役——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之战。战前,鲁国大夫曹刿〔gui贵〕向鲁庄公献计,并请求参战。鲁庄公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与自己同乘一辆车,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战斗开始,鲁庄公准备击鼓,令士兵出击,却被曹刿劝阻。直到齐军鸣鼓三次,即发起三次冲锋后,曹刿才同意鲁军击鼓,向齐军发起反攻。结果齐军大败,仓皇撤军。鲁庄公又准备下令追击,再次被曹刿劝阻。曹刿从车上下来,仔细地观察了齐军撤退时的车轮印迹,又登上车眺望远去的齐军,这才让鲁庄公下令追击,结果齐军被彻底击溃。战后,曹刿在论述这次战役时,就指出追击敌军时切不可鲁莽行事,要提防对方制造假象,设伏以待。当鲁庄公下令鲁军追击时,曹刿正是观察到齐军撤退中,车辙纷乱,军旗东倒西歪,从而断定齐军已溃不成军,才同意鲁军追逐的。当然在古代的战例中,也出现过利用军旗来制造假象,迷惑对方,使对方中计的战例。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为称霸中原而大动干戈,爆发了著名的城濮〔pu普,今山东鄄城西南〕之战。楚国自恃兵多将广,又有陈、蔡等国助战,不可一世。双方交战后,晋军首先选择了楚军最薄弱的右翼发起猛烈的攻击,击溃了由陈、蔡等国军队组成的右军。但楚军的主力战斗力极强,晋军很难取胜。于是,晋军的上军主帅狐毛便假充是中军的前锋,竖起了两面带飘带的旌旗,作为中军前锋的标志,并指挥兵士佯装败退。与此同时,晋军的下军主帅栾枝也用战车拖曳着柴草佯装退却。楚军一见旌旗,便误以为是晋军的中军主力所在之处,又见尘埃四起,更以为是晋军溃不成军,立刻急起直追。晋军的两翼趁机两侧夹击,将楚军打得落花流水。晋军在城濮之战中,正是巧妙地利用军旗制造假象,取得战术上的胜利。

  古代军队除用军旗部署、调动、指挥行动外,还有金(指金属制作的打击乐器,后多指锣)、鼓,所以金、鼓也是军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军礼中几乎都离不开金和鼓。兵士操练时,用金、鼓等打击乐器奏出的节奏,统一每个人的动作,起号令的作用;行进中,常以金、鼓等乐器演奏军乐,以规整军容,雄壮军威;作战中,更用它们来指挥兵士,击鼓则进,鸣金则退,或擂鼓助威,鸣金收兵息战。齐、鲁长勺之战中,双方的进攻都是以击鼓为令。所以人们习惯用“金鼓齐鸣”来形容战场上紧张而又激烈的气氛。不过,这两件打击乐器使用于军礼之中,尤其是战场上,却又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有关。按照阴阳五行的理论,古人认为金、鼓分属于金、木,又是一阴一阳。若金、鼓齐鸣,为阴、阳相平而升,可以壮军威。若单击鼓,则为木,属阳,可以振阳刚之气,因此用于进攻之时,“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即是如此。若单击金,则为金,属阴,可以滋阴柔之气,以柔克刚,因此用于撤退或收兵。正是由于鸣金具有撤退、回避的含义,同时它又具有给人以警示、醒悟的作用,所以后来官员外出时,常鸣锣,示意沿途行人避让,即所谓“鸣锣开道”。

  “四时畋[tian田]猎”也是军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畋猎,也称作田猎、狩猎、围猎,也就是打猎。“周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行搜、苗、狝[xian显]、狩之礼。”(杜佑《通典·军礼》)也就是说,从周朝开始,即使国内没有发生战争、动乱、王位继立及严重的自然灾害等重大的事件,帝王每年在春、夏、秋、冬四季进行田猎活动,届时也将动用军队参加。因此,畋猎的真正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打猎,更起着训练和检阅军队的作用,这也是畋猎之所以列入军礼之中的原因。所谓“四时畋猎”,即分别指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凡师出曰治兵,入曰振旅,皆习战也。四时各教民以其一焉。”(同上)这是古人在治军上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在没有发生战争的时候,切不可高枕无忧,仍要积极练兵、备战,以应付突发的战事。利用“四时畋猎”,正是古代在和平时期训练军队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使军队将士能适应战争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在四季训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春搜,在每年的仲春(阴历二月)时节进行,主要的内容是用鼓、金指挥和训练兵士掌握“坐作、进退、疾徐、疏数”等阵法和战术;夏苗,在仲夏(阴历五月)时节进行,主要的内容是训练军队露宿草野,模拟夜间守备的演练;秋狝,在仲秋(阴历八月)时节进行,主要内容是进行布阵和实战的训练;冬狩,在仲冬(阴历十一月)时节进行,主要内容是对军队进行大规模的校阅,实际也是对军队的一次综合性大检阅。这种结合打猎活动同时进行的军事训练,可使兵士熟练掌握各种基本的战术,提高作战的能力,也使军队常备不懈。因而它作为军礼的重要内容而为历代所沿袭。

  古代军队平时训练的典礼称为“行军田役”,在鼓、金敲击出的节奏指挥下,兵士随节奏和号令进行一些基本功的训练,诸如前进、后退、疏散、集合等。平时训练一般不在郊野,而是在专门设置的练兵场——校[jiao叫]场上进行。北宋初年,为了铲除地方的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天下州郡选送体格强健、勇敢善战者充军,编为禁军。为提高兵士的武艺,加强禁军的战斗力,宋太祖经常亲临校场,指导训练,“非材勇绝伦”者,往往就被淘汰,改充其他军种。校场训练的内容包括模拟实战中的激烈的对抗性比武。如果进行队列训练,一般就用令旗指挥,随着不同颜色旗帜的更换,兵士们需要不断变换动作和队形。北宋初年的禁军兵士因此个个武艺高强,具有极强的战斗力。编练成这样一支精锐的部队,宋太祖只想用于保卫自己,而舍不得让他们去出生入死,参加激烈的战斗。一次,他领兵进攻北汉,包围了太原(今属山西)城。由于城防坚固,北汉兵拼死抵抗,宋军久攻不下。一些护卫他的禁军将士纷纷请战,请求允许他们登城杀敌。不料,赵匡胤却说:“汝曹皆我所训练,无不一当百,所以备肘腋,同休戚也。我宁不得太原,岂忍驱汝曹冒锋刃,蹈必死之地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于是竟放弃即将得手的城池,下令班师撤兵。

  按照军礼的规定,军队在出征和凯旋归来时,还有两个特定的礼仪:一是誓师礼,一是王师大献礼。誓师礼一般是在祃祭之后举行。誓师的目的是使出征的将士了解出征的目的,揭露敌人的不义和罪恶,激励将士英勇杀敌。所以誓师礼也是战前的一次动员和教育。在《尚书》中有几篇著名的誓师之辞,如《甘誓》、《汤誓》、《牧誓》等,就反映了当时誓师的主要内容。如果是受命出征,军队的主要将领要在太庙接受天子授予的节钺〔yue月〕,表示得到统领军队的权力。

  军队作战凯旋归来,要举行“王师大献”的庆功典礼。在这个仪式上,要演奏“恺乐”,还和有歌唱。为了让天下的臣民都知道军队作战胜利的捷报,北魏王朝又在军礼中增加了新的内容——“宣露布”。露布,是指不加封检,公开宣布的捷报、檄文及其他紧急文书,以及官府的文告等,这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有之。“张仪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刘勰《文心雕龙·檄移》)宣露布,则是专为颁发露布而举行的仪式。北魏时,每当出兵凯旋而归,便将胜利的消息写在帛上,然后立一根漆竿,将帛书系在竿上。从此这一礼仪也为后代所沿袭,隋朝为此而专门制定了《宣露布礼》,规定由兵部主持宣露布礼,届时文武百官及四方宾客一起到皇宫广阳门外,列班,行拜礼,由内史令(即唐朝的中书令,是为宰相)向大家宣读捷报。礼毕,再把帛书系在竿上,告之天下。

  在古代军礼的诸多内容中,还有一项与日食相关联的礼仪。“周制曰:日有蚀之,天子不举乐,素服,置五麾,陈五鼓、五兵,及救日之弓矢。又以朱丝萦社,而伐鼓责之。”(杜佑《通典·军礼三》)这种所谓“救日”的礼仪是迷信活动。但一般要动用军卒、兵器等物,因此通常也被列入军礼之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