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键:(←)上页,(→)下页,(del)目录
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作者:朱乃诚·黄石林
第五节 徐州北洞山与狮子山西汉楚王墓




  汉高祖在位六年(公元前201年)时封其异母弟刘交为楚王,首府移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刘交及其以后各代楚王的陵墓,都分布在徐州近邻周围的石灰岩山上,均系凿山为藏。历年来已发现和发掘多座。其中,北洞山楚王墓是结构最复杂的一座,而狮子山楚王墓则是形制最奇特的一座,而狮子山楚王墓则是形制最奇特的一座。

  北洞山楚王墓

  1986年,江苏徐州北洞山发掘一座西汉大墓。这座墓,座北朝南,由墓道、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三部分构成巨大的地下建筑群。共有19个大小不等的墓室和17座小龛。

  墓道在山坡上露天开凿,已清理的部分长45米。整个墓道自南而北,可分为前、中、后三段。中段东西两壁共开凿七个小龛,南北长各约1.9米,东西各宽0.9米,高一米。平顶,龛口均以石板封堵。每龛内置彩俑30个左右,共出彩俑222件。中段东壁北端有一缺口,宽1.82米,为进附属建筑的入口处。

  墓道后段北端与墓葬主体建筑的墓门相连。在墓道后段及中段北部,均以三列三层打磨方正的塞石封填。墓道后段距墓门1.7米处的东西两壁各开凿一间耳室。耳室内南北长3.28米,宽2.35米,高1.9米。中部有长方体石柱,并髹褐漆,出土“半两”钱。

  主体建筑,“凿山为藏”,由墓门、前后甬道、东西侧室、廊、二厕间、前室、后室等部分组成。

  墓门南开,宽2.46米,高1.98米。门内南北全长21.3米。在近墓门处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侧室。各长3.6米,宽1.94米,高2.14米。室内出土金带钩、金耳饰、玉衣片、透雕玉饰、铜带钩、大量漆器残迹。

  前甬道北端是前室。东西长9.1米,宽3米,脊高3.53米。室内出土玉衣片、金缕、玉饰、铜印章。

  前室东北角的长廊(长6.8米,宽1.02米,高1.95米)。北壁并列开凿两个厕间(南北长2.4米,宽1.9米),厕内中部偏西侧的地面上凿一“凸”字形蹲坑。

  后甬道北为后室门道,其后是置棺椁的后室。呈纵长方形,南北长5.12米,宽2.87米,高3.44米。室内被盗一空。

  主体建筑的甬道、各室顶部、墙面和厕间,均髹漆涂硃砂,可见当年整个墓室一片硃红。反映了当时王族“致以丹漆”的葬制,也体现了楚人尚赤的习俗。

  附属建筑,位于主体建筑东南,总面积约335平方米。石材砌筑。其西北角为甬道,与墓道垂直相交。

  附室计11间,整体布局呈长方形,自北而南,分为四进。

  第一进,两室(一、二室),出铜弩机、箭镞、铁剑、戟、残陶俑。

  第二进,三室(三、四、五室),出玉杯、铜镜、编钟、石磬(残)等。

  第三进,三室(六、七、八室),在第七室内凿一方井,井口置整石雕凿的井字形框架,框上又置石栏板。在第八室内分为内外两间,在内间东南角有一厕所小蹲坑。

  第四进,三室(9、10、11室),在第9室内正对门道的东南角,砌一砖灶。11室内亦砌一砖灶。

  整个附属建筑的形制布局,各室的设施和出土遗物,表明它具有地下府库、仓厨性质。

  随葬物:此墓多次被盗,仍出土有金、铜、铁、玉、石、骨器以及陶俑等遗物。

  金器:有带钩、耳饰。铜器:有弩机、[钅焦]壶、铺首、镞、编钟、镦、镜等。铁器:有四蹄足方炉、锤、凿、铧、戟等。玉、石、骨器:有玉剑饰、珌〔bì必〕、剑格、璧、玉衣片、玉环等。还有石磬、骨佩饰以及漆木案、卮、耳杯、水晶片、海贝等。

  陶俑共422件,可分男女侍俑、抚瑟俑、仪卫俑等。

  男立侍俑61件,有的头戴帽,两颊有风带系结颏下,身着广袖长袍,交领右衽,袖手而立。有的头结发髻,身着右衽长衣,双手拱握于腰际。高约50厘米。

  女侍俑136件,有的立姿。发中分向后挽鹊尾状髻,着二重深衣,曲领右衽,袖手而立。有的跽坐,双手拱于膝上。

  抚瑟俑三件,跽坐式,双手作抚弦状。

  仪卫俑222件,皆男俑,立姿。身着右衽深衣(或绿、淡黄、黑、紫色),腰束带(或黑、白、红带),佩长剑,两颊有黑带系结颏下。足登翘首履,有的还留八字胡须。各显神态。

  钱币:半两钱七万余枚。

  铜印章四枚,有:“楚御府印”、“楚武库印”、“楚邸”、“楚宫司丞”字样。

  据出土“半两”钱、“楚”字印章、墓主身着金缕玉衣,推定该墓应是公元前175—前128年之间,某一代楚王之墓。

  狮子山楚王墓

  1994年12月—1995年3月,对徐州狮子山楚王墓进行发掘。该墓座北朝南,结构独特。南北总长117米,宽17.2米,总面积851平方米。墓道长达70余米,而且由外而内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最宽有9米,长约30米,第二部分,宽3.45米,长约20米。第三部分,又称内墓道,宽2米,长约20米。在其上方,有已知我国汉墓中首次发现的大天井,它与内墓道同样长,宽约13米,高约11米。甬道及后室总长47米。甬道的开口处用四组(计16块)塞石封门。

  墓中出土金、银、铜、铁、玉、漆、陶、骨器等遗物1500余件,其中钱币一项即多达17.6万余枚。

  金缕玉衣,用4000多片(有些玉片仅0.5厘米见方)晶莹剔透的和田美玉制成,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好的一件。

  金带扣,是二副腰带上的带扣,由纯金(四件)制作。最重的一件达390克。腰带是由三排海贝镶嵌在丝带上连接而成。其间杂以金花。带扣上的纹饰主题图案是两只熊撕咬一匹飞马。

  铜印章150多方,银印五方,封泥90多枚。计有“楚侯之印”、“楚中侯印”、“楚司马印”、“楚营司马”、“楚中司空”、“楚都尉印”、“楚太朴印”等。地方官印有“承之右尉”、“僮令之印”、“文阳丞印”、“兰陵之印”、“北平邑印”、“海邑左尉”等。封泥有“下邳丞印”、“彭城丞印”、“萧令之印”等40多种。为研究西汉印章随葬制以及官制,提供了宝贵资料。

  玉器200多件,其中有一件玉璜,双面饰20条龙,堪称绝品。

  墓道耳室中有很多兵器,如戈、戟、矛、铍〔pī披〕、殳、剑等。

  墓道侧旁的庖厨间内,发现一罈封装完好的兰陵酒,封泥上有“兰陵丞印”戳记,罈口处尚有酒香溢出,堪称奇迹。

  在墓东500米处,发现兵马俑坑。围绕地宫周围呈放射性分布的有骑兵俑坑、兵俑坑、陪葬的贵族墓地、车马器坑及地面建筑遗迹等。此外,在地宫外口和耳室内发现陪葬墓和殉人。

  楚王陵的发掘,在史学研究领域内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古代工艺美术发展史,提供了一批珍贵资料。

  据地宫形制和出土物,推断此墓主人即狮子山兵马俑坑的主人。可能是西汉时期第三代楚王刘戊之墓。距今约有2170年的历史。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