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键:(←)上页,(→)下页,(del)目录
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作者:朱乃诚·黄石林
第十四节 隋代灞桥遗址与蒲津古渡




  古灞桥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灞桥镇,原横跨灞河之上。桥址在今灞河河道下约两米处。

  1994年,发掘出三孔桥洞,四座桥墩。桥墩系石条砌筑而成。造型呈船状,为南北方向分布。桥墩前后两端均呈尖状,为分水尖。上部安装石雕龙头装饰。

  四座桥墩造型和大小基本一致。长9.25—9.57米,宽2.4—2.53米,残高2.68米。在四座桥墩之间,系三孔拱形桥洞,桥洞宽5.14—5.76米。这是一座多孔石拱桥。

  在桥墩下,铺砌一层宽约17米的石板基础。在石板下夯满木桩,木桩上铺以方木,方木上再覆以石板。基础牢固。此桥总长约达数百米。

  此桥的始建年代,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为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造。

  此桥建成后,为东西交通之要冲,形成了“坦平箭直千人过,驿使驱驰万国通”的局面。进一步沟通了国内外商贸交往与文化交流。

  蒲津古渡

  蒲津古渡,黄河著名要津之一。集渡、关、桥为一体的要隘之地。此处早在春秋鲁昭公(公元前541—前510年)时期始设浮桥。隋代,“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隋书·食货志》)。唐时,蒲津渡浮桥成为唐王朝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因而,蒲州的地位更显重要。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改蒲州为河中府,定为中都。是年十二月,增修蒲津浮桥,“絙以竹苇,引以铁牛”。此时,蒲津桥岸上已有铁牛。由于用竹苇为缆系舟,并不耐用,年年还须更换。“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改建,铸八牛,东西岸各四牛,以铁人策之。其牛并铁柱入地丈余,前后铁柱三十六,铁山四,夹岸以为舟梁”(《方舆汇编·职方典》)。这是建桥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建。铁牛代替了铁锚,起到固桥作用。

  1989年7-8月间,在山西永济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古道东岸,发掘出土渡口浮桥头的铁牛、铁山、铁人、铁柱。

  铁牛四尊,座东朝西,皆作伏卧状。各铸于长方形铁板(长3.5米,宽2.3米,厚0.70米)之上。一牛的重量约15吨。每件牛的尾后有一根横铁轴緧〔qiū秋〕之。铁轴各长2.33米,直径0.5米。这轴是拴桥铁索用的。四牛共拴八根。每牛下并有四根大铁柱,入地丈余,坚固不拔。一号铁牛,身长3.3米,身高1.5米,脖围2.24米,尾长1.25米。其他三牛,基本相似。

  铁人四尊,随着牛的编列,四牛的外侧,各布一个铁人。从其服饰和面部神态观察,每一个铁人各代表一个民族。一号牛外侧的铁人,应是回纥人,二号铁人应是蒙古人,三号铁人应是藏人,四号铁人应是汉人,他身着短袖大翻领上衣。可以看出唐代人的服装类似现代的西装。因而,可以说,西装本源于我国唐代,这四号铁人可为见证。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十分重视民族间的团结。

  铁山两座,分布于四尊铁牛中间,其作用是加重地锚的重量,起到固桥作用。

  蒲津渡东岸渡口遗址发现的铁牛、铁人、铁山等珍贵文物,已按“原地、原位、原貌”永久性保护起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