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键:(←)上页,(→)下页,(del)目录
南洋华侨史话 作者:巫乐华
第十八章 晚清时期中国驻新加坡的领事




  随着中国人移居国外人数的日益增多,对华侨应怎样认识,应采取怎样的政策,也渐渐成为历代中国政府要面对的问题。从总的来看,由唐朝至晚清,历代王朝不仅不允许人民移居国外,并且也不准人民在国内流动移居。将农民固定在世代居住的土地上从事耕作,既便于政治上加强控制,也有利于榨取赋税和劳役,这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封建政府的基本国策。因此禁止人民出国也是很自然的。虽然历代政府都有种种的禁令,但由于和周边国家与地区,特别和东南亚有着频繁的贸易关系,就会有中国人因贸易关系而“流寓”海外,成为长期“住蕃”的华侨。这些已定居国外的华侨,被历代王朝看成是“流落”在外的“无赖之徒”、“弃民”,因此绝不会考虑如何去保护他们。当华侨遭受迫害时,如1740年“红溪惨案”发生后,清政府的各级官员虽然反应不一,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那些惨遭荷兰殖民主义者残酷杀害的华侨是“自弃王化”、“彼地土生,与番民无异”,因此他们的被残杀是“孽由自作”。华侨是地地道道的“海外孤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