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4期
经典作品与文学审美教育
作者:庄桂成
庄桂成(以下简称庄):陈老师,您好。《文学教育》是一份很有创意的刊物,今天我受该刊物的委托,对您进行一次访谈。
陈国恩(以下简称陈):《文学教育》确实办得不错,不过我对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是从一个大学老师的角度来思考的,只是一点自己的想法,很高兴接受你的采访。
庄:您是大学中文系的老师,您为大学生开过很多课程。我想问一下,您在给大学生讲课的时候,对这些学生在中学学习语文有何期待?
陈:大学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其实是一脉相通的。中学生进入大学,要取得好成绩,就要打好基础,提高素质。而这个素质我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能力,它包括体验、想象及创造性的理解等。一名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他应当有较好的想象力,能理解作品、领悟人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的阅读。二,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想象侧重审美体验,除此之外,学生还应当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即综合掌握已有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大学课堂上布置作业要学生分析鲁迅作品,有一个学生就做得很不错。他把鲁迅笔下的吕纬甫、魏连殳与庄子、屈原、嵇康等联系起来,把这两种人的不同个性与情感倾向理解成为鲁迅自己内心矛盾的一种表现,从而分析出鲁迅的两面性以及他在无望中寻找精神出路的情况。看到这种分析我很高兴,我认为他得益于中学时养成的综合理性分析能力,能够深入地体验,独立地思考,具有创新精神。三,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高低也是区分学生语文成绩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也是以后从事学术研究能不能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的保障。文学研究与文学写作一样,必须有生活积累和理论的修养,有些学生虽然也有生活体验,有好的想法,但仍然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和文章来,就是因为文字表达能力有欠缺。
上面所讲的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中学阶段的学习是关键,应该在中学时打好基础。平时的学习要多注意知识的积累,尤其是要重视能力的锻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中学阶段基础不打好,即使进入了大学,学习上也难以跟上,容易掉队。中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调动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知识、人格、思维习惯等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导到美的境界中去,引导到思维的奥秘中去,让学生真正地感到对象的美、感到思想的力量。在对象面前全身心地放松,全身心地投入,与对象进行心灵的交流,这就是创造性想象的境界。具备这种品质的学生以后一定是有出息的,具备这种品质的学生一定不会成为知识的奴隶,当然具备这种品质的学生一定是很优秀的。所以优秀的学生会越来越优秀,这中间有许多因素起作用,其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掌握好这根“魔杖”。
庄: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现在都在提倡经典教育,很多地方也在重新编写教材,那么,您认为经典作品的标准是什么,中学语文教材中应该多编入一些什么样的经典作品?
陈:不可否认,经典也具有时代性,就是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我们建国后一个时期,充满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教化内容的“经典课文”曾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主要部分,但它们终究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中学教材需要那些具有较为普遍的人性基础的、能适应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的课文。这些作品往往也是在更为长远的时间里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文章,它们往往表现了正义、高尚等品格,同时还须在艺术上比较优秀,在文字上很有特点,让中学生能读后感到很亲切,从中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现在网络上讨论《狼牙山五壮士》能否留在中小学教材里,各种意见都有。我认为这是一篇好文章,因为这篇文章反映的根本问题不是政治,而是反映了人性中、民族精神中的一些普遍性的东西。首先,面对生死,人如何去选择,这属于普遍人性问题。狼牙山五壮士在生死存亡关头,面对疯狂冲上来的敌人,他们不是投降,不是畏惧,而是宁死不屈,这本身就是一种崇高的人性美。其次,这篇文章烘托了一种民族大义。狼牙山五壮士抵御外敌的侵略,不惜为国捐躯,大义凛然。现在那些纯形式的优美文章是一种美,但这些反映了普遍人性、表现了民族精神的文章,更是散发出一种崇高美。过去那些紧扣政治任务的课文不行,但尽是那些唯美通俗、缺少民族骨气和承担意识的文章也不行,那样会使中学生知识和精神出现贫血,不能得到健康的滋养。
庄:您对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很有研究,出版有《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等专著。如果要从中国20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选取优秀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话,您认为应该选入哪些作品?
陈:一般来说,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形式上不太精致,不讲求形式美,而且篇幅都比较长,选入中学课本有些难度。但我认为,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中,郁达夫的游记和散文是可以考虑的,它们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敏锐感受能力,形式精小、短巧,语言充满才气和富有色彩。郁达夫的很多小说有点颓废,但他的游记却在自然风物的描述中传达出灵气,不过不像朱自清的散文那样可以模仿。沈从文的散文和游记也写得很美,但有些内容不是很适合中学生。诗歌中,郭沫若的诗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也许正因为如此,其有些意义我们也不能像五四时期那样感受深刻。倒是徐志摩的一些诗歌,其所表现的人性的丰富、所体现出的审美修养等,对提升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扩大知识视野以及增强审美感受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此外闻一多的诗歌有些苦涩,一般学生理解起来不大容易。如果离开浪漫主义这个范围,我认为周作人、丰子恺等人的散文写得很美。周作人的《雨天的书》的序言写得非常精彩,“冬雨是不常有的,日后不晴也将变成雪霰了,但是在晴雪明朗的时候,人们的心里也会有雨天,而且阴沉的期间或者更长久些,因此我这雨天的随笔也就常有续写的机会了”。他的散文在文字上不事雕琢,不重词藻,经得起玩味、咀嚼,形成了一种简炼、淡远的特殊风格。但他的心境太有文化味了,文笔太老辣了,一般中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得了。倒是丰子恺的散文,如《给我的孩子们》写得非常美、非常动人,能让中学生从中感受到人性的丰富性。
庄:大学和中学里都在搞教学改革,我们也注意到您主编了一本《中国现代话剧名作导读》,它是高等学校名著导读教材,但同时也适合中学生及文学爱好者阅读,您能否对这本书作一点介绍?
陈:大学里应强调原著的阅读,因为大多数学生不太喜欢去读作品,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从而把这门课对付过去。文学是感性的,而课堂上的讲解是理性的。老师对作品的讲授,不能代替学生的体验,讲授只为理解作品提供了一个门径,学生真正要有自己独到的发现,要突破老师的定论,必须要直接面对作品,对作品进行感性的阅读,然后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现在很多学生学习知识仅仅满足于听老师讲课,到了考试的时候就搬现成的结论,当老师从另一个角度提问时就回答不上来了。中学生也是如此,如果只重视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审美能力的培养,要让他们去理解、去想象、去分析就不容易做好了。正是因为存在着这些问题,我们就编了《中国现代话剧名作导读》。这本书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品。我们选了20多个话剧,基本可以涵盖20世纪话剧的主要作品。限于篇幅,每个话剧都是节选一部分。由于是节选,学生必然对作品缺乏整体了解,所以我们在导读中加以弥补。第二部分是导读。导读首先对作家作简单介绍,然后对作品的情节进行概述,重点是对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文学史地位以及作品研究的学术史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分析。我们在编写过程中,非常注意文字本身的美感,又尽量传达原著的基本风格,使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史修养及文学审美能力,这是我们的初衷。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流行读物,它们可能很时尚,但流行本身意味着消失,这与我们的经典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也希望老师们对学生多进行引导,让他们多读经典原著。
庄:陈老师,您刚才谈了很多,也谈得很精彩,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希望您以后继续关注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关注、指导我们的《文学教育》杂志。
陈:好的,祝你们这份刊物越办越好。
庄桂成,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