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4期

如何让学生作文有“我”

作者:吴学明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灿烂:“我”是作文的灵魂,人文合一是作文的规律。然而,我们痛心地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丢失了“我”,甚至使“我”产生了畸变,由此导致了人和文的分离。
  
  一、“我”的丢失:编造作文
  
  学生在作文中,丢失了“我”,写作文就只能胡编乱造,或寻章摘句,或无病呻吟。“写作大全”、“优秀作文选”便成了他们创作的“源泉”。熟练地抄袭拼凑、剪辑组合,一篇篇与“我”无关的作文诞生了,进入了一种机械操作的作文程序。
  在这种作文模式中,“我”被排斥于作文之外,“我”的思想、感情和个性都在这种编造作文的机械运动中枯萎了。一旦丢失了“我”,作文也就丢失了灵魂,学生也就陷入了迷乱。正是这种迷乱的缠绕,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背叛了自己,背叛了人,走上了编造作文的歧途。冷静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应试的作文模式丢失了“我”,压抑了“我”,扼杀了“我”。于是,鲜明的人文性枯萎了,鲜活的个性凋零了。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呼唤“我”的回归,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不然,作文教学就不能拔出泥潭,走出误区。
  
  二、“我”的畸变:戏弄作文
  
  长期编造作文,必然要产生质变,即从“我”的丢失到“我”的畸变,从编造作文到戏弄作文。学生长期在应试作文的模式中机械地操作,于是,把作文当成一种负担。进而发展为精神的麻木,心理的重负,思想的凝固,人性的扭曲,其焦点是“我”的畸变。“我”的畸变必然导致对作文的戏弄,把神圣庄严的作文当成随意涂抹的玩物。时下,学生的作文有多少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呢?有多少是用自己的心血和灵魂铸就的呢?有多少能显示其生命的崇高和亮丽呢?毋庸讳言,不少学生的作文都背离了作文的规律,而堕落为一篇篇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
  扭曲的时代感。时代感的表层是呈现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时代感的底蕴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内在律动,具有极强的前驱性。然而,步调一致的作文模式使不少学生把时代感误认为追“星”赶“潮”,其文风表现为描摹人云亦云的五彩斑斓,甚至捕捉某种昙花一现的光怪陆离。于是,学生顿悟:时代感就如此简单,这般平凡。这种认识的趋同必然导致文风的僵化平庸,即千人一面,个性泯灭。其作文不是“我”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而是“大家”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我”和“大家”是同义语,“大家”和“我”画等号。如此作文,学生怎么能深刻地认识时代、融入时代?怎么能养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哲学思维?如果个体的“我”不能融入时代,个体的“我”的脉搏不能与时代的脉搏贯通并一起跳动,这“我”的意义何在呢?
  
  三、“我”的觉醒:指导作文进一步强调作文和生活的联系
  
  “试用修订版大纲”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文要靠生活积累,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叶圣陶先生曾多次强调作文与生活的联系。他说:“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首先要教学生学会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所谓“有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对生活怀有浓厚而广泛的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对身边的事、眼前的景、熟悉的人和物不能熟视无睹。二是要训练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善于发现的本领。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是解决作文内容来源的方法,是表达的基础和前提。要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做到观察要有目的,有顺序,观察要细致,要学会抓重点、抓特点。观察要与思考结合起来,观察还要与联想结合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幻想。三是要养成学生勤动笔、多积累的习惯。有了见闻和感受要及时记下来或写成观察日记、生活笔记和随感等自由作文。学会了积累,习作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那些内容具体、生动、富有真情实感、富有创意的习作才会流泻于学生的笔端。
  进一步确立学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试用修订版大纲”指出:“要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讲评要肯定成绩,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批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从“以育人为本”的高度来定位作文教学的思想。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了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作文教学一般包括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四个主要环节。这四个环节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它一环一环地体现了学生学习习作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完整过程。作文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必须尽量激励和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习作过程,要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安排在习作过程的始终。
  
  四、“我”的回归:人文合一
  
  人和文是永远不能分离的,一旦分离,人和文的价值都将黯然失色,其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违背了作文的规律。大凡成就卓越的作家,都是用人格和个性抒写作品,用作品表现人格和个性。当我们吟诵李白、杜甫诗篇的时候,自然会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风貌和个性特征在字里行间涌动和闪耀;当我们捧读鲁迅、闻一多作品的时候,自然会被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艺术魅力所征服。究竟是他们的人格魅力,还是他们的作品魅力使他们名垂千古,成为永恒?我想,答案是:他们的作品达到了人文合一的境界。
  写周记。我们发现,学生特别喜欢写周记,很不情愿写命题作文。原因何在?写周记自由,写命题作文不自由。何谓自由?周记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爱好去抒写,命题作文则要按照老师的清规戒律去填写。显然,有自由,作文中才有“我”;没自由,作文中往往就没有“我”,或者说没有真正的“我”,我们还发现,在周记里,学生的思想是袒露的,情感是清纯的,字里行间跳动着一个个鲜活的“我”。几十个学生就有几十个“我”。周记为何有如此魅力?因为“我”在周记中自由翱翔,因为周记抒发了“我”的真情实感,显示了“我”的心路历程。作为人,这是一种莫大的精神快慰和心理满足。此时,人融入了文,文高扬着人,达到了人文合一的境界,这正是作文教学要追求的真理。命题作文何以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就是我们在命题和指导时从根本上忽视了人与文的关系,为追求作文应试的需要,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狭小的空间里,迫使学生按应试需要去“填充”、“描红”。道理很简单,把“我”排斥于作文之外,“我”怎么会喜欢作文呢?循此思路,命题作文应该借鉴周记的成功经验,爱护“我”,尊重“我”,弘扬“我”,遵循人文合一的作文规律,让“我”回到作文之中去。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最为重要的领域,不管是课文的学习,还是语、修、逻的学习,最终都将在学生作文中得以充分体现并显示其高低优劣。基于此,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理应把作文教学作为突破口,遵循人文合一的作文规律,找回学生作文的灵魂——“我”。
  
  吴学明,湖北孝感市孝南区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