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4期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

作者:刘成荫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能美化人,即人类受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
  客观世界的自然美对人类的教育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人们产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宗璞在《西湖漫笔》中写到:
  “……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开满了各色各样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遐想,曾激起几多变幻的感情。一到这些名山大川异地胜景,总会有一种奇怪的力量,震荡着我,几乎忍不住呼喊起来:这是我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
  宗璞的这种感情是很多人都体会到的,不过程度有别罢了。我们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无数的高山平原、江河湖泊、森林草地、矿藏水产……经常接触就可以增进对祖国的了解。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领略祖国母亲的伟大与可爱,从而激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赏心悦目、丰富生活
  
  茅盾在《风景谈》中描写了抗日根据地延安的几幅“风景”,其中一幅是“桃园小憩”。这里虽然只有二三十棵桃树。半盘旧石磨,几尺断碑,但对于延安的革命青年来说,却是一处好“风景”。人们在战斗、工作、学习或劳动之余,来到这里品茶谈心,顿觉神清目爽,疲劳尽消,愉悦了身心,丰富了生活,增添了革命的活力。这与吴均所说的“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虽然主体的主观情趣有高下之分,但自然美对人身心的愉悦作用,其道理是基本相同的。富春江那清澈见底的江水,泠泠作响的小泉,清脆悦耳的鸟鸣,横逸掩映的绿荫,构成了一幅幽静的图画,一曲和谐动听的乐曲,使人们留连忘返。即使那些被世俗繁务缠绕得晕头转向的人,头脑也为之清新,身心得到休息。
  
  三、陶冶情操、磨炼品性
  
  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游历九州自然风光,就会拓展人的视野,净化人的心灵,久而久之,也会对人的性格、气质产生有益的影响。
  另一方面自然美的雄奇峻伟,也能激发人们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老作家李健吾冒雨登泰山,在观赏雨中东岳的风姿之时,抖擞精神,一气登上二天门,觉得自己“像年轻了一样”。
  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呈现在人们面前时,能排除人们心中狭隘的功利观念,激起纯洁无瑕的审美感情,净化人的心灵,久而久之,就能使人的性格、气质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与锻炼。
  
  四、自然美还能给人哲理启示
  
  正当生命最灿烂的季节,遭受命运沉重打击的史铁生来到了淡褪了炫耀的朱红,坍圮了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的地坛里。古园中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意义,四季景物富于人性的尖细鲜活的触觉唤醒一个精神垂死、万念俱灰的史铁生的生活热望。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昭示我们: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可以转化,甚至发生突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启示我们:战胜眼前的困难就会出现光明的前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鹊楼》)告戒我们:高瞻远瞩,才能预测未来,才能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总之,大自然中万物生死更迭,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无时无刻不呈现出绚丽的美,而美对人的教育意义又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让我们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去尽情领略琳琅满目、变幻无穷的美吧,使我们的情感、心灵在美的陶冶、净化中日渐完美,人格变得越来越高尚。
  
  刘成荫,浙江宁波市北仓柴桥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