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6期
高考作文辅导新探
作者:江开凌 张安群
为此,我们改进了以往较老套的训练方式,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训练之后,尝试着对每次训练中的“典型例文”进行个性修改,注重学生作文的升格训练,获得了一定的收益。现在谈一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首先要求教师要全批学生作文,选准“典型例文”,这是升格辅导的前提;其次要找准作文症结,精改“典型例文”。我们具体从五个方面入手进行升格辅导:
(一)转换表述方式,使文章语言更精美
一篇文章,同样的内容,如果改换一种表述方式,效果会截然不同。例如,我们学生以“走出圈子”为话题创作文章,有不少议论文都阐述敢于创新,而且,文章大多流于空洞的说教,缺乏感染力。其实,一篇好的议论文固然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其实这已经很像时下那些抒情性的议论文了)。怎样增强文章的情感力量呢?就要把本来平实乏力的语言转换成生动而有感召力的语言。如:
创新是生命的原动力,没有它也就没有了生命的进步。科学家说,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因为进化,才有了我们发达的大脑。那为什么还有猿类呢?如果是自然界的变化,那么应该不会有猿类,所有的都是人。可事实不是这样。现在的猿类依旧承袭着从祖上传下的优秀“传统”,以野果为食,头脑简单……人类却有着超凡的智慧,那是创新的结果。因为有了创新,才有了人类的直立行走,才有了人类大脑的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现在的你我也许都还是一个个全身长毛的野猴子,哪里还会有今天这般美好的生活。所以,创新是生命的原动力,是人前进的动力。
这是一位学生文章的第2段,谈“创新对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读来如同政治教科书,没有新意,不吸引人,缺少自己的思想,语言也呈低幼化倾向,没有个性。要想让学生的作文升格,就必须让它生动起来。怎么生动?内容不能变,变了就不是学生的作文了,就不是升格而是重写了。关键就是要告诉学生怎样通过表述方式的变化让作文亮起来。经过一番考虑,我们采用化虚为实、化散为整的方式进行修改,将这段转换成排比举例并从反面假设,用有气势的排比、反问改变原来枯燥的说教风格。由此,就改成下面的段落:
如果远古猿人,永远满足于洞穴群居、茹毛饮血,在面临自然的竞争与考验时,没有那些先驱者走出四肢行走的旧有姿态,难道会有今天我们驰骋新世纪的矫健身影吗?
如果原始的人们,永远满足于生食果腹、砸石为具,在生产效果的挑战面前,没有那些跳出旧的生产模式的勇者,难道会有今天电子工业迅速发展、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的小康社会吗?
如果远古的人们,永远满足于手语交流、刻符结绳记事,在文明的召唤中,死守人际交往的古老方式,难道会有我们今天瞬息万变的信息海洋、因特网络吗?
……
事后,我和这位学生商量,学生感到豁然开朗,觉得修改后论述力度的确增强了,而且在下一次作文时就运用了这种转换表述方式的技巧,作文得了55分。
(二)增添细节描写,使文章叙述更动人
“细微处见精神”,一篇文章,抓住“细枝末节”进行特写,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让人心动不已。写记叙文,风中拂动的一缕白发,母亲眼里转动的泪水,哪怕是天空中迟迟不肯离去的夕阳,袅袅飘浮的丝丝白云,都能让人魂牵梦绕。即使是一篇议论文,在举例时,也能以细节打动人,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
还记得课本里记叙过一个漫游者的故事。他从祖祖辈辈生活了几千年的山坳里走了出去,回来带领他的家乡人去外面过新的生活,却不幸被顽固的守旧老人活活砸死。可是,当最后山坳里的小溪全部干涸的时候,人们却不得不沿着漫游者走过的道路找到了一片新天地。最终他的精神被人们所敬仰。
是的,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外面更广阔的天空。
这是一篇议论文的开头,文章简述房龙的《〈宽容〉序言》来引出中心论点,虽然扣题,却不怎么动人。怎样让文章能先声夺人,一开篇就吸引人的眼球并震撼人心呢?静下心想一想,忽然想起了守旧老人那些威严而愚昧的话。他的话不就被奉为不可更改的教条和律令吗?而这不正是漫游者死亡的原因吗?对,抓住这个细节,而且,开篇就抛出来,可以增强文章的穿透力!于是,就改成了下面一个段落:
“亵渎,这是对神圣的亵渎。”“给他的罪行以应有的惩罚吧!他已经丧失理智,胆敢嘲弄一千年前定下的律法。他死有余辜!”守旧老人顽固的命令穿透了我眼前苍白的纸页,声声撞击着我的耳膜,也撕裂着我沉重的心。于是,勇敢的漫游者在村民的石块中倒下了,他的尸体被抛到了山崖脚下,他死了;而他那渴盼走向“山的那一边”的灵魂却最终引导着被自然灾害逼迫得无路可走的人们寻找到了新的世界。
守旧老人的话,声声撞击着读者的耳膜,任何一个有想象力的读者都不可能不为漫游者感到心痛,有了这份情感的引导,人们又怎能不意识到守旧的弊端呢?
(三)丰富文章材料,使文章内蕴更丰厚
学生紧张而接近封闭的生活,限制了他们的阅读量,所以,一到写作文,学生就深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出现四处寻“米”的窘态。其实,大多学生都忽略了课本的功用。课本是一个很丰富的“米仓”,只要经常将米仓打开透透风就行了。翻开我们的六册课文,遭小人陷害却依然心系怀王的屈原,身受宫刑却能忍辱负重的司马迁,渴望建功立业却遭排挤的曹植,等待施展满怀抱负却被赐金放还的李白,飘泊流离却依然忧国忧民的杜甫,感叹“报国无门”却依然“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失去光明却依然寻找着光明的海伦·凯勒,失去双腿却坚强地站了起来的史铁生,等等,哪一个不能成为我们笔下的材料?迁移课文,活学活用,信手拈来,文章还愁什么缺少材料呢?例如前面例文开头运用《〈宽容〉序言》的例子,不就是化用课文材料吗?
下面几段文字就是明证:
(1)曾想学李太白,“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跨下白鹿如天马行空,飘然似仙,然向来烟霞尽失,一枕失落与失意,愤然填胸。我明白,那只是一种文学的浪漫;曾想学杜子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满腹经纶、指点江山、览众山以为小,然秋风危急,茅屋尽破,只落得一声叹息。我知道,那仅是一段历史的惊叹。
(2)李白已远,杜甫不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然而,我却懂得,“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只因为“我有我的方向”。
(3)我只想守望属于我的那一片蓝天,我只想欣赏属于这一片天空的白云。
(4)于是我告别白鹿,挥手岱宗,只身回到山谷。在理想的蓝天上,我要做一只搏击长空的雄鹰,奋飞九霄,实现心中梦想。
这样,化用课文里的例子入文,适当铺排描绘,既能避免自己阅读不丰而底气不足的缺点,又能增添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
(四)增添或修改文章过渡句,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文章气势贯通,思维缜密,会使人深受启发。有的同学作文的整体思路还是清晰的,但因为缺少必要的过渡句,就使文章前后文显得有点脱节了。但只要稍微添加一两个句子进行衔接,文章会更为清晰明了。例如上例原文中由李太白、李义山过渡到“我想成为一只鹰”,就很牵强,极不自然。修改后添加了“李白已远,杜甫不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然而,我却懂得,‘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只因为‘我有我的方向’。我只想守望属于我的那一片蓝天,我只想欣赏属于这一片天空的白云”。文章就很自然地从古人过渡到自己身上来了,这样显得流畅而自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