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苏童小说的逃亡姿态
作者:王 昕
逃亡是苏童小说生命追寻的主旋律,而人们逃亡的原因、动力和结果就是还乡。事实上,当人类失去了伊甸园之后,人们便永远地失去了福土乐园,因此人们就一直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逃亡去寻找理想的家园;可是人们寻找、建立的家园永远不如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尽善尽美,这样逃亡就成了生生不息的渴望。从这种意义上说,逃亡与还乡这对对立相悖的主题达到了惊人的统一,一次次的逃亡都带有还乡的意味,而寻找家园的还乡本身就是逃亡。苏童的小说中出现了众多的逃亡/还乡者,他们一往情深地要回归枫杨树故乡,但是愚昧与堕落的枫杨树村庄并非生命的安息之所,更何况就是这样的地方还难以企及。人类的理想家园在哪里?生命将要逃亡到何处?尼采在打碎上帝的偶像后又陷入无家可归的虚无中,“我处处找不到家,我漂流于所有城市,我走过所有城门……‘何处是——我的家?’我叩问,我寻觅,寻觅而不得。”[2]海德格尔也认为“无家可归状态变成了世界命运”。[3]也许正因为家园难觅,人们才更渴望逃亡,逃亡使生命得以存在而绚烂多姿,逃亡使生命过程蓬蓬勃勃又奔腾不息。苏童正是呼应着这种感受,他才迷恋于人的逃亡姿态,通过生动精彩的演示逃亡从而对生命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询。
注释:
[1]苏童、林舟《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苏童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62页。
[2]尼采《查拉图士特拉如是说》,转引自王一川《意义的瞬间生成——西方体验美学的超越性结构》,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51页。
[3]海德格尔《论人道主义》,转引自王一川《意义的瞬间生成——西方体验美学的超越性结构》,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127页。
王昕,女,汉族,河北邯郸学院武安分院讲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