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散文意境美的欣赏与再创造
作者:曾 立
如何欣赏散文作者所营造的意境美,使自己在欣赏时达到与作品思想内容产生共鸣的艺术效果,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把握字、词、句的潜在意义
文字是在书面上记录语言的,有了文字,才有书面语言。但字在表现为语言时,最难把握的在于字的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易理解,联想的意义就难控制。因为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后者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而词是以字为基础,在词汇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的是多义词。字、词具有这些,由字、词构成的句子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多义性。因此,在欣赏散文时,就必须了解内容,准确把握字、词、句的潜在意义,善于区别在不同语境中的生发意。如巴金先生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而作的散文《秋夜》:“……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燃烧”本意为“把火烧着”,而用这个意思来解释这句话是行不通的,联系上下文,“这颗燃得通红的心”象征鲁迅热情关心青年,勇于献身的伟大人格。于是,“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从中去体味作者从鲁迅那里受到鼓舞,歌颂鲁迅热情关怀青年的火一般的热情,表达出作者对鲁迅无限崇敬的感情。给读者一种游离文字之外的审美感受。
二、客观判断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主观地想当然
散文讲究真情实感,因为真情才能动人。散文作者似乎都坚持一条: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时才去动笔。因此读者也可以从文章中窥视作者的思绪和心灵。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情”、“境”,若能与读者的感情投和,便能产生共鸣,从理性上加以认识、肯定、接受。沈从文的《鸭窠围的夜》,当作者返回离别十余年的湘西故里,看到了湘西地区特有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发出深沉的生命感喟。但作者在记叙的时候,没有作简单的道德评价,也超越了普通的“同情”,更没有丝毫的猎奇之意,而是溶入了自己的生命,感同身受地“认识他们的哀乐”,深切地感到“这一切我也有份”。这种哀戚与悲悯的情思,源自作者对湘西民族历史遭遇和现实境况的观照与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是动人心魄的人生感慨。但往往又有这样一种现象:读者从已了解作者的一些零星特征着眼,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进行模糊的判断,从作者的某些经历、处境、风格来臆断作品之意,不能客观地看待作品的内涵,这常常是有害的。众所周知,苏轼写的《前赤壁赋》是他处于仕途逆境,落于黄州闲职,内心郁郁不平,十分痛苦时作的,尽管文中表现出他的超脱,也流露出他心中的空虚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但那在清风朗月之下、浮游波光万倾的长江情景、“羽化而登仙”等,却引起读者进入净化、纯化的境界,并不给人以消沉的感觉。若一味地从作者处境去生搬硬套、强说愁烦,显然是无益的。
三、在领会散文真实再现社会生活的同时,把握作品的意境美
意是主观情思,境是客观物象。散文是最讲究构思炼意的文体,它不光要有真情实感,而且要有意境,要有耐人寻味的力量,一种“笔断意含”、“象外之象”的韵味。朴素的感性的真情实感,必须经过开拓、伸展、升华,才能形成意境。这种意境在带上作者的感受和意识的同时,还具有艺术化、虚拟化的特点。这样,从意境中体会生活的真实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能相混淆。我们读何其芳的《独语》:“或是在黄昏的灯下,放在你面前的是一册杰出的书,你将听见里面各个人物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寻找的灵魂死在门外。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灵魂都是独语者。”作品表现了作者幽玄、飘忽、但又隽美的艺术风格。一连串不相关的意象中,有歌德、阮籍等历史人物,故事的叙述,也有表现社会生活刺激下油然而生的独特感受,还有奇特遐想与对梦幻境界的追求。用艺术的手法再现真实的生活,读者从支离破碎的意象中去拼合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状态。欣赏时,我们就要把握哪些是生活的真实,哪些是艺术的再现。
四、注重欣赏过程中的“再创造”活动
文学欣赏是欣赏者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就要进行“再创造”。“再创造”的心理过程,主要表现为想象活动和情感体验,是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够以小见大、寓实于虚、借行传神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欣赏者来说,有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审美情趣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欣赏者对作品感知、想象进而体验、理解,进入自己想象的再创作意象之中,领悟作品的思想主题和形象感情受到美的感染和教育。王勃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欣赏者若能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便不难幻化出那绝妙的一幕,尚或还能再加上渔舟唱晚、牧童踏歌的景致,丰富着这一意境,将会产生强烈的美感。
曾立,女,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