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祥林嫂的死因

作者:刘绪君




  其二,祥林嫂所进行的人际传播的自我堵塞,加速了她悲剧命运进程。在人类信息传播中,人际传播属于非制度化传播,即双方都没有强制对方的权利,也没有接受强制的义务,它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祝福》中,祥林嫂作为传播者,有两次比较集中的人际传播,即给鲁镇的人说阿毛被狼吃掉的经过和向“我”询问人死以后是否有灵魂。祥林嫂作为传者的两次人际传播,是为了解除内心痛苦与迷惘,满足自我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然而,这两次人际传播都失败了,究其原因,祥林嫂违背了人际传播的非制度化原则,传者和受者不能在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交流信息,帮助祥林嫂缓解或解除精神压力,重新获得做人的权利和信心。如,祥林嫂传播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起初打动了许多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祥林嫂的社会处境和生存环境。它体现了这样的特点:(1)传播内容决定传播技巧。祥林嫂几乎没有什么传播技巧,但她用生命写就的传播内容已经足以打动鲁镇的受众。(2)由于鲁镇的人们同情祥林嫂的遭遇,且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普通民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所以,祥林嫂的“一面提示”传播达到了比较好的说服效果。随着岁月的流逝,鲁镇人逐渐地不再对祥林嫂的故事感兴趣甚至觉得厌烦。把这种现象解释为旧社会人情冷漠和普通群众缺乏觉悟,显然牵强附会,即使再有爱心和耐心的人,长年累月面对完全相同的信息和传播方式,也会产生厌烦。从根本上说,祥林嫂被鲁镇人(受众)遗忘、嘲弄,不是周围人的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也不是他们故意与祥林嫂为敌,而是她为寻求生存地位而进行的人际传播出现了障碍,进而威胁到她的生存。
  美国学者李普曼在《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提出了现代人“与客观信息隔绝”的问题。他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为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所限,不可能对所有外部环境和事件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也就是说,人们对客观环境的反应,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其实,李普曼所阐释的“与客观信息隔绝”问题不仅存在于大众信息传播发达的现代社会,在大众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农业社会也同样存在,但两种信息社会“拟态环境”的内容及其存在方式迥然不同。现代社会“拟态环境”主要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现代传媒构筑的,包括语言、观念、价值、生活或行为方式等多元话语;农业社会“拟态环境”主要是通过公众舆论构筑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制度、政权的一元话语。
  祥林嫂生活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江南乡镇,所直接面对的不是制度、政权,甚至不是具体的统治者,但这并非说,她就能够脱离封建宗法制度而独立存在。从祥林嫂的苦难经历看,她必须始终面对和生活于由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构成的“拟态环境”中,并与之发生信息交流和传播。封建统治者通过信息独占建立的“拟态环境”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无需接受外在信息,也无需改造、更新“拟态环境”内容,因而,这个“拟态环境”具有超稳定特点。从《祝福》所描写的情节看,祥林嫂与鲁四老爷、柳妈、婆婆等人的信息传播,实际上是在与她所生活的“拟态环境”发生信息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是不对等的,即“拟态环境”依据信息独占控制、决定着祥林嫂的信息传播。需要指出的是,祥林嫂的信息传播受阻,不是简单的传播技巧和手段问题,它深刻地反映了祥林嫂所处时代与环境的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动。信息封锁和信息迫害,也是一种阶级压迫。首先,封建“拟态环境”剥夺了传播主体的意识和能动性,祥林嫂只能按照“拟态环境”所规定的编码和符号理解“拟态环境”所给予的信源,所以,无论是婆婆派人来抓自己,还是柳妈让其捐门槛,祥林嫂都只能被动地、原封不动地接受信源。其次,封建“拟态环境”主要体现为一种思想观念、精神心理和行为法则,它不是统治者的专利品,与被统治者也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某个具体的统治者思想或被统治者思想,因此,祥林嫂之死与鲁四老爷、柳妈、婆婆、大伯等人不无关联,但不能简单地说,这些人就是杀死祥林嫂的罪魁祸首,这些人一旦背离封建“拟态环境”,他们同样摆脱不了被毁灭的结局。从根本上说,祥林嫂之死,是死于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构成的“拟态环境”,是信息杀死了祥林嫂。祥林嫂的死因是信息压迫。
  
  刘绪君,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