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自学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

作者:刘先山 王明堂




  当前,我国教育正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广大教师也都在提高认识,摸索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方法。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
  传统的语文教育在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价值观支配下,教师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交流是不平等的,学生必须服从于老师,学生失去了自己的思维空间,缺乏自学的热情,更不用谈创新教育。而现在一谈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往往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认为主要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这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些都说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自学方法的引导,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对自学感兴趣,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学会如何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挖掘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特别在导语和问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趣味性,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导入时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钻细研,学生集体讨论,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点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参与欲增强,就会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教师还可以正面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责任感,为了调动学生追求真理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可运用教材中的典型材料,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使其产生成为专门人才的渴望和报效社会的志向,在这种动因的驱使下,为社会读书的自学责任感就会增强,并使之成为经常一贯的意志行为。另外,教师在课外还可以深入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对学习语文的要求和看法,教师也可以用自己的经历和社会见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所有这些都可以达到激发学生自学积极性的目的,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不能孤立地从知识方面去培养,而应把求知与思想感情、意志行为等结合起来,多鼓励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在自学中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展示的空间,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实践证明,与其教会学生,不如教学生会学,也就是人们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学方法好似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好的自学方法,就会终身受益,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目的。
  从现行教材看,课前的提示和课后的练习往往是体现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所在。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换句话说,如果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几个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形成自学能力,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依据。
  学生的自学必须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因此,教者首先要指导督促学生扎实地过好基础关,以此为学生自学提供必有的条件。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要过好汉语拼音关,学生查字典、词典,过文字关,丰富词汇量,过语法关,熟悉标点用法,只有这几关通过了,自学中才能运用已知获取新知,提高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创新思维的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自学中探求新知的效率,应教会学生了解阅读规律,知道学什么,明白如何学。所谓阅读规律,就是语文学习的一般步骤,一篇课文先弄清题意,了解体裁,疏通文意,感知文章大致内容,分析文章的技巧、意蕴、构思、作者的写作特点等,阅读方法有多种多样,根据文章性质、目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1、阅读分析法。讲读课文一般采用这种方法,根据不同的文体,记叙文的阅读首先弄清标题含义,课文文学常识;其次抓住文中着重的字、句、段弄清含义,了解作用;然后清理文章的写作技巧、内部结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说明文先了解说明的事物的性质及特点;其次弄清说明的结构及方法,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议论文首先把握议论文的三要素,体会议论文中语言的逻辑性、概括性。
  
  2、阅读写作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自读课文。这是一种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方法,即在阅读中口、手、眼、脑并用,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这类课文时,要遵循“先整体感知再微观研摩”的思路,整体感知就是在略读后感知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微观研摩的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和文章的表达手段,然后利用学到的好的词语、句子进行写作练习,从而既学到了文章的内容,又学到了好的写作方法。
  
  3、阅读记忆法。在自学指导中,除让学生学习课文外,还要教给他们记忆的方法,对文学常识、现代词语、文言词语采取分门别类的记忆方法,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有些相类似的知识点按顺序归纳在一起,如文言文中的文字词汇,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当然,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同和研讨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但只要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会使学生在自学中学会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带来的效益是无限的,其创新意识也可以得到发挥,学生的自学效果也会提高。
  
  三、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自学能力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能力,自学行为是个点,养成坚持不懈的自学习惯才能构成面,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自学习惯是关键。因此,在自学过程中,除了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外,还要为其提供充裕的自学时间。在自学的指导中,要认真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进行自学的习惯,引导学生多思善疑,教给学生拟题的方法,养成自测的习惯。要鼓励学生写作,养成写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指导学生反复总结,在自学中交流学习体会的习惯,教学还应经常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使其自学效率提高,自学能力增强,创新思维能力提高。
  自学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实现的。第一,运用已知探求新知,提高认读能力,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就会为自学奠定基础,反过来在自学中遇到生字词,借用工具书解决后就可以扩大,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第二,学会生疑、释疑,提高理解能力;第三,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分析能力,可以在教学中加快教学节奏,减轻作业负担,提供评品作品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高;第四,注意知识的举一反三,提高其运用能力。
  在教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创新思维的今天,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中心地位,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自学毅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思维中的创造性,学生的语文素质就会得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就会得到提高。
  
  刘先山,王明堂,教师,现居湖北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