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作者:王民娟




  教学中,语文教师常说:“某某同学语文学不好,语感太差。”究竟什么是语感?为什么语感差就学不好语文?“语感”实际上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郭沫若语)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言的敏感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效果。
  怎样强化语感训练呢?
  
  其一,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角度,把学生的诵读练习放到空前的高度。
  诵读,指朗读和背诵,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从字、词、句、语法、修辞一直讲到结构层次和段落大意,这种巨细无遗、滴水不漏的授课方式费时费力,学生也难以有长进。这是因为我们违背了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内在规律,我们必须返朴归真,把力气用在朗读和背诵上。
  只有朗读,才能体会出文章的气象万千,才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体验、对语文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和吸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指的就是通过朗读训练来感知词语的正误,文气的滞畅,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语感能力的目的。
  背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可以从中外文豪的身上找到佐证。巴金曾说《古文观止》中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背得较熟的几部书之一。他说:“我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在脑子里,虽然我对任何一篇都没好好研究过,但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为什么会对文章产生这种飞跃性的认识?巴金先生解释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了文章的调子。”正是因为巴金先生从阅读、进而背诵、进而欣赏、进而模仿中,才悟出真正读书之道。这个例子形象地揭示出语感教学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感悟过程,在这过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熟读和背诵。
  
  其二,从联想和想象中形成语感。
  作家夏丏尊提到语感的训练时说:“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想到希望,自然的化身,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夏老无非是想强调联想和想象对语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阅读中,我们感知描写性的语言文字,除了准确、迅速地在脑子里呈现有关的表象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必要的联系和想象。通过多读,准确、迅速在脑子里形成一幅幅画面,把抽象的事物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请看以下这段文字:一走进清幽的紫竹院,就置身于绿色之中了。头顶上是墨绿的松,浅浅的柳,脚下是淡绿的草,身旁是翠绿的竹……
  读它,如果你缺乏语感训练,充其量只不过是对文中所描写的松、柳、草、竹的不同绿色在头脑中兴起模糊的表象,倘若我们对文字有敏感的感受力,就能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领略到紫竹院清幽的意境。同时联想到绿是旺盛生命力和强烈
  感情的色彩与象征。
  
  其三,扩大阅读范围,营造培养语感的良好外部环境。
  华夏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面前,薄薄的几册语文教材显得多么苍白和渺小,仅靠这几篇教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形成语感的需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毕竟要“熟读唐诗之三百首”才能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这种境界是指对诗歌有很强的语感,筑起这种境界的基石不是三首、五首唐诗、而是三百首!在日常学习中,指导学生朗读一些中外经典名著,对学生语感的形成一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择、文意的判断,讲解起来既费时又难以讲清,常常觉得只能意会,难以言传。事实上,这些问题都属于语感的范畴。如果我们把那些费时费力又劳而无功的分析时间,用来指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效果一定会好些。
  
  王民娟,教师,现居河南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