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语文学习方法六种
作者:陈樟松
为了使学子们既能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又能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学习方法值得一试。
制定计划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习井然有序,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计划又可以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如:一个学年度的读书计划,在一个学年内,读哪几本书;如何读这几本书;要实现哪些目标;用什么时间读哪几本书等都要有具体的安排。如果没有计划,随心所欲,就完不成课外阅读的任务,甚至连一本好书都读不完,更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关于短期计划,又可分为一天的学习安排,期中、期末的复习安排等。“三年看头年,头年看当前。”如果具有实实在在的“今天”的学习都安排得杂乱无章,做这样丢那样,那如何去安排没有约束力的双休日、寒暑假?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就更不可能了。故科学制定短期的学习计划也是十分必要的。
认真预习法。我们强调,老师在上新课之前,就要求学生去自习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感受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而后在上课中,再经过认真的阅读,学生的质疑,同学的讨论,老师的点拨。经过这样反复的咀嚼,反刍,就能理解课文内容,吸收其营养。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勤记笔记法。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在平时的课内、课外阅读中,我们要把遇到的精彩文段,优美的句子,名言警句及含有哲理性的语句记录在学习卡上。再把摘抄的内容进行分类,编好目录,然后分门别类地存放在“知识仓库”即自备的记录本中。记录本要精致一些,便于保存。
为激发学生摘抄的热情,可在每天上课前用不超过五分钟的时间对摘抄的内容进行轮换交流,并抽查其它学生对交流内容的掌握情况:定期对“知识库”内的存放材料进行检查评比。这样,既丰富了语言词汇,又能促使学生更认真的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并为今后的写作做了素材上的准备。
归纳梳理法。俗话说:“打蛇打三寸”,“擒贼先擒王”指的就是要抓要点、抓关健。只有把文章的重点抓住了,其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谓的“纲举目张”就是这个道理。
一本书的要点很多,对这些要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更有利于我们掌握语文知识:如课文中的文学常识部分,一册书就有三十几位作者,如果仅凭死记硬背,很难记住他们的生平简历。如果按古今中外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就很容易记住他们的朝代、国籍以及评价。
及时复习法。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的输入、储存和提取。它又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对于所输入的信息,艾宾浩斯说:“记忆的第一天被遗忘最多,遗忘率达55.8%,保留仅为44.2%。第二天以后为33.7%,然后逐渐减慢了遗忘速度。一个月后,保留量为21.9%,以后趋向于稳定。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对短时记忆的及时复述,所储存的信息就转入长时的记忆,经过复习有助于长时间的巩固。那么这就告诉我们,对所学知识要及时的复习,否则就不能巩固,这样就谈不上提高学习成绩。因此,一个单元新课结束的小结,平时的单元测验,期中、期末的复习考试都是属于巩固记忆的必要手段。
经验总结法。无论哪个单位、哪个部门、经过半年或一年的工作以后,总要写一点感想、体会。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对于搞好今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学习也是这样:我们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如果能写点学习心得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今后在学习上减少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是十分有利的。
关于学习语文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在学习上尽量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陈樟松,教师,现居浙江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