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教海拾零

作者:侯修平




  当下,强调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以自尊,把学生当作是完整和有思想、有理想的人,注重全人教育,既重知识,又重情感态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很快调动起来,他们的创新潜能就会很好地开发出来。
  作为教师,除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外,更应该将自己的知识涉猎触角伸向各个领域,让自己的知识更广一些,更博一些。不能只求形式,而忽视教师个人的文化内涵修养。每一位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一定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的学生获得知识的“窗口”实在是太多太广,如果教师没有“一桶水”,怎能供给学生“一瓢水”正如央视几位著名主持人如崔永元、白岩松等,人称“学者型”主持人,他们主持的“版块节目”因为他们雄厚的文化功底而很快就“火”起来了。如果他们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临场随机应变的能力而只一味追究所谓“时尚”,节目何来“兴旺”。
  教师还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较强的表达欲望。特别是语文教师,如果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欠缺,且课堂精神风貌差,语言表达上缺乏激情,势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缺乏感染力,课堂气氛也会显得沉闷,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样难以被激发起来。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方面,应适当加强语言表达上的修练。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语言上一定要简明、得体、自然、活泼、幽默、风趣,具有较强的语言魅力,正如崔永元的语言风趣但不失含蓄;李咏的语言风格调侃中不乏知识性;白岩松的语言风格中恳又寓含哲理,因为他们有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所以很多观众在收看他们的电视节目时,只闻其声,便知其人。还有许多观众形成“怪癖”,有时不看电视,干脆来个“听电视”。
  作为一名教师,要认真练好一个“容”字,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容”的涵义除具备“兼容并蓄”以外,更应当能容学生之所“短”,容学生之“不容”。很多教师至今不能很好地转变传统的观念,坚守“师道尊严”,认为“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很难真正放下“老师的架子”,去走近学生,和学生做真正的知心朋友。于是师生之间总有一道无形墙隔着,虽然有些“思想进步”的老师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极力想使课堂“活”起来,但终究是收效甚微,真有点“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感觉。因此,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亲和力,那么请“放下架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不只是教师忠实地实施教学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其实课程是发生在课堂中,发生在师生的互动中。因为,课程的四个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中;人的因素有两个:教师、学生,他们都是主体,是认识者,而且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课堂交流。所以,对教师要求必须要有良好的教材驾驭能力。例如,笔者在教授和引导学生赏析杜甫的《石壕吏》一诗文时,就了设计一问题:“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到底谁在啜泣幽咽?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发表各自的见解,于是一下就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其一、认为就是“孙母”和老翁的哭泣声,因为老妇“请从吏夜归”后,老翁、“孙母”为家庭生活会更加艰苦而泣。其二、除了老翁、“孙母”而泣,还应该有“孙”之泣,因为大人哭泣会影响乳儿泣。其三、理解为哭声中应该有诗文以外乡人泣。因为豪吏夜捉人岂止捉老妇一家,他们必定捉乡里其他人。其四、这里哭声应该还有作者的哭声,因为诗作主旨就有“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控诉”的意义,所以哭中有作者……。师生这种互动是由教师创设一种问题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探究,通过师生共同创造,挖掘教材,开发教材。
  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能停留在既有知识层面上,教学理念也不能墨守陈规,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蓝本,做新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不断摸索、探究、积极创新。
  
  侯修平,教师,现居湖北安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