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在文学教学中巧妙引用诗词

作者:蒋玉梅




  教学语言作为传输知识信息的载体,不仅是联结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而且是教师传情播情,诱发情感最主要的手段。于漪曾说:“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要让学生置身于文化氛围浓郁的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诗词是情感的载体,是最精美的语言艺术,情感和想象是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别林斯基曾赞赏道:“诗词有一种非语言所能形容的迷人的美和优雅,一种耀目的光彩和温和的润泽;它有丰富的音乐、语言和声韵的和谐;它充满了柔情,充满了创造的想象及诗的表现的喜悦。”用诗词作为教学语言有它独特的风景,它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情感色彩,容易透出一种秀丽、典雅之气,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文化气质。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情感丰富,是“情感的王子”。引用诗词,巧借诗词饱和情感的艺术形象,优美动人的语言,最容易叩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情感共鸣。多年来,我尝试着引用诗词来美化自己的教学语言,以美的语言营造美的课堂气氛,带领学生徜徉艺术的殿堂。
  
  一、引在课前,创设教学情境
  
  上课伊始,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蛰伏之时,有的可能沉浸于上节课的内容,有的可能回味于课间十分钟的游戏。如何使学生摆脱干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就需要教师渲染情感,创设情境。叶圣陶先生曾说:“读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我们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这两位教育家都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多种,如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绘等。但语文归根到底是语言文字的教学,用诗词语言创设的情境最容易诱发学生的情感,撩拔学生的思维。因为“诗的语言是一座指向人性完善与完美的‘通天塔’”。(鲁枢元《超越语言》)
  以《我与地坛》为例,这是一篇情感非常细腻的文章,要牵引学生尽快进入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感受曲折回环跌宕起伏的情感旋律。上课伊始,我让学生齐声背诵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伤心,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的时光就会来临。”然后讲授史铁生在生活欺骗了他时,他的情感体验、他的心路历程。不知不觉,学生和作者在感情上接近了距离,有了这种感情的预热,情境的设置,就为进一步研读课文蓄了势。教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饱蘸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凝聚着作家的心血和生命。“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入情。”如果语文教学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披文入情”,就是教学的贫困和失败。而要“披文入情”,没有和
  谐的情境的创设,没有优美的语言的感染,是很难触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的。
  
  二、引在课中,放飞学生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并保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苏霍姆林斯基语),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努力创设思辨氛围,让学生不时处于“问题情境”中。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应当蕴藉、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富有启发性。而诗词这种高度凝练具有张力的语言最容易诱发思考。
  如《赤壁之战》,文中大部分篇幅介绍了孙刘联盟形成的过程,意在说明赤壁之战的胜利离不开战前的准备工作,如何在认识趋于一致、思维趋于定势之时,挑起争端,唤起思辨意识。我引用杜牧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抛出“周郎是否侥幸取胜”的问题。“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学生的思维激活了,有的眉飞色舞讲起电视里“诸葛祭东风”的场面,有的为“诸葛亮和周瑜谁的功劳大”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周郎的胜利离不开东风。趁此,我引用毛泽东的词“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通过这一引,学生释疑了,明白这些诗歌主要用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而不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全面的评价。再如教《鸿门宴》,可以引用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和王安石的“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去开启学生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题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三、引在课终,疏导情感流程
  
  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文心雕龙》)说明文章由文、情、理三个基本要素组成。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文”的感知、理解、运用与模仿,对文中之“情”的体验、证悟与涵泳,对文中之“理”的觉识、顿悟与贯通,实现“语言——意义”的双向转换。可见,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学生情感的发展,学生人格的塑造和精神的陶冶。
  文学作品是借文学语言来形象地反映生活,这些语言不是赤裸裸地诠释生活,而是通过描绘生动如画的场景,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表现意蕴深邃的思想来感染人、教育人。因而对课文的分析,特别是一些美文的分析,就不能用枯燥无味的语言代替,而应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期与课文语言和谐一致。语言美学认为: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关键的问题是要看一定的语言是否与一定的语境相和谐。诗词语言的运用一旦切合语境,就像鱼儿入水,立刻获得活泼泼的生命。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散文,对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的把握、作者情感的流程的梳理,常常是困扰学生思维的难点。如果用生硬的语言去分析,去肢解,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依旧一脸茫然。美文也成了一堆堆零乱的材料,毫无美感可言。对此,我引用李清照的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和“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引,浓缩了教师长篇大论的分析,说出了学生想说又不说不出的话,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当然,诗词的引用,不仅仅是引在课文分析中,也可以引在作文讲评和其它语文活动课中,如用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来评说学生作文中“哀情”泛滥现象,用汪国真的“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生命总是美丽的”来消除学生由于考试失利而带来的伤感情绪。
  总之,课堂上引用诗词,能美化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实课文内容,使教学语言精炼形象,富有感染力。当然,引用诗词,既不是堆砌诗词,以卖弄知识的渊博,也不是喧宾夺主,让学生晕头转向,无所适从。关键是如何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之水乳交融,浑然一体。通过引用诗词,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感悟,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学生置身于清词丽句、声情并茂的课堂气氛中,无疑“如食橄榄,其味久犹在”。
  
  蒋玉梅,浙江温岭二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