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对联教学应走进语文课堂

作者:张宝文




  无论是作为文学作品阅读还是作为写作训练,对联从未正式列入《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材中也没有“对联”的正式教学篇目。但依笔者陋见,这并不意味着“对联”该在语文教学中销声匿迹。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说,只有极少数(在局部来说是极个别)语文教师在对联教学方面有所涉及或尝试,中学乃至大学毕业的学生不懂对联甚至不辨上下联区别的情况很普遍。这与对联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故而笔者以为,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相机引入“对联”教学,中学语文教材中也应适当编入有关对联的篇目或内容。
  从诗歌中的对偶句发展成为楹联之后,对联便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密切联系。相传最早是唐末五代西蜀的孟昶在过新年时,于寝门桃符板上题词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后,在他的影响下,到了宋代,楹联之风大行。由于与书法艺术的紧密结合,使得楹联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效果,因而文人雅士、权贵豪绅便纷纷将其作为厅堂、苑囿、古迹、声邸、祠堂等处的点缀与装饰,成为举首可见的人文景观。现在,家家户户贴春联,能提得住毛笔的人都要书写对联,从城市到乡村,从政府机关到农家小院,对联成为节日庆典中不可或缺的。可以说,没有哪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如对联这般凸显。据此亦可认为,对联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汉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是传统文化中最普及最具生命力的,也是最具文明性的。因而,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自然应懂得一定的对联知识,能阅读欣赏对联。社会上应具有一定人数的对联创作队伍,对联作为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应得到发扬光大,作为健康文明的民俗习惯定将代代传承。今人学对联并不是附庸风雅之举,而是对传统文明习尚的保持和发扬。
  在明清以来的私塾教育中,先生教弟子往往将对“对子”作为语言启蒙和语言训练的常用手段,也作为检测学子学识和语言才华的方法。现代语言教学中如果一味地采取这种手段和方法当然是古板单调的,也是迂腐可笑的。但任何事物都具两面性,对联教学偶且为之、时而为之又不失其新鲜感。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此还是兴趣颇浓的。比如教师布置了上联,学生马上跃跃欲试,凝神动手对下联,部分学生还对得象模象样。其实在语文课中可以从不同途径引入对联教学:如在讲授一些篇目时,引用名联激趣导入;撰写(或教师给上联学生对下联)对联概括课文情节内容;可结合节令、喜庆活动等直接给学生布置撰写和应对对联的作业;可按专题安排学生搜集相关对联;可安排名联赏析和对联专题讲座等。总之,只要操作得当,对联教学肯定是活化语文教学的手段之一,也是能突出汉语言特点的教学方法。
  对联讲究词性、节奏(句子结构)、韵律(平仄相错)和修辞,对语言感知能力的要求很高;另外,对联一般来说句式短小,但内容高度浓缩,对语言表达和语言分析的要求很高,需要相当的语言基础。对联创作过程中,作者常常会为斟酌好一个词而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为使联句工稳而反复斟酌,再三修改,这种对辞句的刻求程度往往是高于其它文体写作的。所以,指导学生创作对联的意义就不止于对联创作本身,对训练学生语感、提高语言表达技巧来说是切实可行的,也是相当有效的。这有利于改掉学生遣词造句随意的毛病,便于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张宝文,甘肃通渭二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