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诗词教学浅见
作者:胡峻岭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初中生鉴赏古诗词作品,在理解大意、感受意境的基础上还应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必须拓展诗词教学空间,开发诗词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以下几种途径供同行探讨。
一是背景资料链接。学习古诗词前,可让学生自己查阅作者及创作背景相关资料,也可由教师介绍作者相关材料或小故事。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对作者的生活环境、人品等进行了解,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入诗情、入诗景。
二是情景空白补充。诗歌语言凝练,语言跳跃性强,为了让学生很好的把握诗词意境,理解作者意图,感受作者情感,教师可让学生用现代的语言补充情景与情节,将诗词扩写、改写或续写。如学习《天净沙·秋思》、《钱塘湖春行》等诗歌后就可让学生在情景补充中感悟精妙的意境。
三是情感心理对话。当学生理解了诗词的大意,感受了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后,教师可设计一些心理情感对话场景,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理对话沟通,在沟通中提升自己对人生、对生活的品味。如学习一些寄情山水的诗歌后就可让学生与诗人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学会该怎样面对生活。学生还可与苏轼、陆游、李白、杜甫等诗人进行对话,感受他们的人格美。
四是同类题材鉴赏。为了让学非常透彻地了解诗词意境,学习时还可进行同类题材鉴赏。如同是离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悲一喜,学生在比较中可以深刻领悟古人那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
五是精美意象再造。古诗词中关于写景、寄情、人生感悟、哲理等等主题留下了许多名言佳句,这些是诗词中的精华,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品味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赏析、再造意象(细致刻画、描写)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的赏析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是名句迁移运用。理解诗词的内容和作者情感,达到共鸣不是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方能才思敏捷,才能领略诗文的博大、自然与精深,才能大胆张扬个性、挥洒青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人老志不老的豪迈情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顽强的生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美好的祝愿……这些要能脱口而出,意到笔到。
总之,诗词教学空间的拓展,一定会达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一定会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
胡峻岭,湖北长阳龙舟坪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