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孔乙己》文化阐释的新视野
作者:陈发明 程昌玉
1.鲁镇酒店格局的文化内涵
作品第一自然段有这样几个关键语句:“当街的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隔壁的房子”。“大柜台”、“隔壁”的“壁”共同把酒店分成三个部分(短衣帮——掌柜——穿长衫)和三个世界(劳动世界——金钱世界——权利世界)。这三个世界组成了现象世界的复杂关系,即老百姓——商人——权势的关系,而老百姓与商人是消费关系,商人与权势是消费与寻求保护的关系。
2.“穿长衫”、“满口之乎者也”的文化象征
文化在中国社会里,只是一种票证,持有这个票证可以领到权利和金钱,而一旦不具有领到权利和金钱的功能,它就毫无意义。“穿长衫”是有文化的标志。只有当这种文化同权利金钱相结合时,它才被人尊重、被人敬畏、被人崇拜。到了孔乙己这里,“文化”才从文化、权利、金钱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剥离出来,“文化”就成了赤裸裸的文化。所以孔乙己的“长衫”同那些长衫顾客的“长衫”迥然不同,因而所受的待遇也就不一样,只能站着喝酒!
如果说“长衫”是孔乙己的文化象征,那么他的“满口之乎者也”则是他的文化的表现形式。这种话语文化同长衫顾客的文化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他不再同金钱权利相结合。作为文化的外在的物化形式的“长衫”和“满口的之乎者也”,只有在孔乙己的感受中还有其存在的价值,是温暖他心中唯一的东西。而这些在周围人的眼里毫无意义。因为周围人能感受到的只是权利和金钱的实际用途,而感受不到文化的用途。因而,孔乙己的满口的“之乎者也”自然受到“我”和“短衣帮”在内的周围人的嘲笑。
20世纪80年代的皮鞋(与草鞋相对),90年代至今的文凭长衫,其实都是当代读书人的文化的转换形式。
3.孔乙己的“识字写字”与“抄书”的文化象征
文化有多种用途,有权势文化,有商业运作文化等。权势之运作不需要孔乙己帮忙,从事经营活动的掌柜不需要孔乙己服务。“幸而写的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书,换一碗饭吃”。因此,抄书作为文化的一种实用形态,对孔乙己而言就是唯一有用的生存依靠。
王富仁说:我总觉得,我们这些被称为知识分子的中国知识分子,到现在做的仍然主要是抄书的工作。我们把古代的书反复抄下去,把外国的书不断抄进来。我们就在这抄书的工作中换一碗饭吃。
4.孔乙己的“偷”的文化象征
什么是偷?“偷”就是避开惩罚而获得在正常情况下无法获得的经济利益的行动。偷什么?“书籍纸张笔砚”。
偷谁的东西?偷何大人、丁举人家的东西。为什么不偷短衣帮、掌柜的?却偏偏偷何大人、丁举人家的“文房四宝”?
文化的拥有有两种方式:一种不需要文化的却拥有文化的权力,被社会认为最有文化的人;一种需要文化却没有权力而被社会视为没有文化的蠢材,到处受人嘲笑。书籍纸张笔砚是文化的工具,“人上人”实际上是不需要的,最多视为点缀与摆设。孔乙己需要这些文化的工具,是要靠这些过活的,但他却没有。然而,孔乙己的生命意识中觉得这一切实际上是应该属于他的——“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尽管他知道偷走这些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但还是忍不住要偷。
孔乙己不去偷商人的,是因为在中国的重农抑商的文化传统里,重利轻义的商人历来不被知识分子看好,知识分子也不愿跟他们打交道。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有为天下”,“与权势始终唱着不和谐的强音”是中国知识分子“臭脾气”。尽管中国知识分子很胆小、很软弱,但经常做出人们难以相信的蠢事。所以,孔乙己偷既不是一般商业性的偷,也不是避开惩罚的小偷式的偷,而是心理失衡向权势挑战式的偷,偷的级别越高,所带来的惩罚就越厉害。正如掌柜所言:“这一回,是自己发了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么?”
何老爷、丁举人是鲁镇社会最有权势的人,是最高的权威象征。他们痛惜的决不是这点“财产”,他们愤慨的、最不能容忍的是穷酸的孔乙己对他们权势地位的漠视!所以他们毫无人性把他“吊着打”、写“服辩”(即承认打人的合理性),“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或许死了”。
所以,发自向社会权威挑战的隐秘心理的必然结果便是偷。他越是沦落到更深的悲剧境地,他的心理越是不平衡;心理越是不平衡,他越要向更高的社会权威挑战。这是人性的一种必然,一种内在的意识寻找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反对皇帝的人便感到与皇帝是“平等的”,反对臣僚的便感到与臣僚的“平等”。这种“平等”是心理上的“平等”,随着实际“不平等”地位差距的拉大,这种寻求“平等”的方式越是会遭到更惨重的失败。
“偷”的一般原则是避开惩罚而获得在正常情况下无法获得的经济利益,然而,孔乙己并不在乎这些游戏规则,这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臭脾气。在中国文化中,“窃铢者株,窃国者为诸侯”、“以成败论英雄”早成了中国历史的定论。
5.孔乙己与“青年和儿童”
凡是在现实社会得不到理解与同情的人必然寄希望于未来,凡是自感于社会无能为力的人必然希望为未来服务。而体现未来的便是儿童。“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
一个在成人世界得不到尊重的人难道就会受到儿童尊重吗?一个对现实世界毫无力量的人就会作用于未来社会的发展吗?这只是像孔乙己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自制的幻想。在鲁镇这样的世界上,一个儿童希望自己成为“穿长衫”的人,希望自己成为酒店掌柜,或者根本没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决不会希望成为像孔乙己这样落魄的人,决不愿“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个成人想亲近儿童和青年主要有两种方式:知识的灌输和经济的帮助。孔乙己在这两方面都不够格,所以小伙计拒绝了他,因为他不配;儿童拒绝了他,因为他没有钱可买更多的食物——“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与青年、儿童的文化的转化形式:权力世界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渺小,经济世界使我们感到寒酸,劳动世界使我们感到自己的孤独与羞涩。只有还没有进入成人社会的青年和儿童,才不会对我们构成精神和物质的伤害和威胁,因而中国知识分子本能上就亲近儿童和青年。儿童和青年会亲近我们吗?在一个非知识经济形态的时代和社会是不会的,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幸福的前途。
因此,《孔乙己》主题内涵可以说是对科举制的控诉。鲁迅曾参加过一次乡试,没考下去。18岁的他经历这次遭人眼光的刻骨铭心之痛,因而鲁迅小说成功的一个原因就是所描写的事大多是亲身体验的。那么,中国的国民性是什么?“无爱”。鲁迅曾经讲过,中国人吝啬,甚至吝啬到一张笑脸都不肯给。《孔乙己》中的笑是嘲笑、嘲讽,是捉弄,每一个人在孔乙己面前似乎都可以得到满足,满足自己的他虐心理、自然陶醉的心理。其实,作品的价值远远超过对科举制的控诉,他所描写的是以孔乙己为圆心,折射出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无爱的人间”。鲁迅向每一个读者发出责问:“你对如此落魄的人是什么态度?”,也许人们有这样一种心态希望:有一个弱小者来满足自己的心理优势。
186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以“求强”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序幕,1903年盛行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退出了它的历史舞台。民主与科学已成为中国现代张扬的两面旗帜。学以致用、格物至知、务实求真、崇尚逻辑的科学精神打破一统天下的务虚的传统人文学科主流地位。中国呼唤新青年的到来。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大声呼唤以科学、民主和理性精神塑造的中国新青年的未来。所以,一个学业或知识结构单一、脑体对立的畸形旧式知识分子很难与时俱进,很难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到一席之地。鲁迅站在历史的进程中提出这一深刻的文化命题,也正如王国维在《文化生命的终结》所言:旧的文化传统以孔乙己的死亡而走向了尽头,新的文化的曙光即将到来,旧的文化传统的丧失,新文化出现之必然。
参考文献:
1.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月第一版。
2.陈漱渝《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争论》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5。
3.马以鑫《现代文阅读八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
陈发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程昌玉,重庆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