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道”的内涵及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作者:宋秀红 高 静
一、无为
“无为”是道家哲学的精髓,是“道”的体现。道家的“无为”不是不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要违反客观规律,应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之意。为了更好地理解“无为”,我们不妨从“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两词谈起。
“自然无为”,道家认为,万物的运行、生灭是纯然遵循自然规律,万物在天地间自然而然地生长,大自然则依其自身的规律在运行,对一切事物都平等对待,无偏无私,不横加干预和强制统一。大地的这些根本属性,不是别的,正是“自然”。所谓“自然”,即是纯粹事物按其本身的趋向自我发展,丝毫不加以制约和人为的改变。所谓“无为”,实际上是对“自然”观念的补充和说明,即“自然”是从正面说,“无为”是从反面说,“自然”与“无为”是一个概念在表达上的两个方面。所以“无为”是不违背客观规律,也即应遵循自然规律。
“无为而无不为”中的“无为”、“无不为”是因果辩证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不违背客观规律,顺应客观态势,促其前进、发展、有所作为,也即“无为”才能达到无所不为的境界。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等就是道家“无为”哲学观念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但当今社会有违道家“无为”哲学观念的事层出不穷,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比如,政府部门不顾实际需要,不顾客观条件大造政绩工程。再比如家长不顾小孩的实际情况要求小孩参加太多的兴趣班、特长班;学校里填鸭式的教学;评教授、副教授要求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多少篇文章等等,都属于过度有为的行为。它们违反了客观规律,应加以纠正,使其回归“无为”状态。所以在当今社会运用道家“无为”思想观念能纠正世俗之弊。
二、虚静
虚静是指心灵的虚静,是主道的途径。为何主体要至道必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呢?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道家的“虚静”观。
“虚”,空也,是指排除与至道无关的杂念或者俗念,即在自然天性之外没有任何添加,所以,“虚”是保持自然天性不变,不受后天的熏陶、濡染。
但作为现实的人、社会的人,不可能与外界隔绝,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客观外界的情况必然会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形成思想、情感、意志等。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道家提出的办法是“应而不藏”,被动地顺应外界,不让客观存在给心灵留下任何痕迹。“虚者无藏也”,心灵对外界信息没有任何储藏,这样就能保持心灵的冲虚,保持自然天性的纯粹。对于冲虚的心灵状态,道家经常将其作明镜,外物呈现于面前,可以给心灵投下影像,但不会给心灵带来任何增益,随着外物的离去影像自然消失。所以道家的冲虚心态让人的心灵失去额外的负担,保持天然本性。
“静”,寂也,是指心境的平和、宁静,即心灵不为外界所动,不受外界干扰。进入这种精神状态后,外界任何巨大的变化都不足以影响主体的心灵状态。道家把静寂的心灵看作是观照世界的一面镜子,只有心灵静寂才能真正认识事物,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心静则物象明。道家所说的心静实际上就是排除外界的干扰,从而保证所获得印象的客观。人不可能脱离其生活的客观环境,他对环境的选择受条件的限制,当人无法实现愿望,又不能去改变客观环境时,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静寂的精神状态、实现自身心灵的平衡呢?道家认为,人心不静,原因在于气不平,“欲静则气平”(《老庄》)。要想心静,就必须平气,平气的途径是去掉欲望,“去欲则宣,宣则静矣”(《管子》)。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当人无法实现其欲望,当人与客观现实产生矛盾而又不能改变客观现实时,就应通过调节自己的心灵,来去掉欲望,让自己心平气和,从而实现自身心灵的平衡,以减少自己的烦恼、忧愁和苦闷。
道家的虚静哲学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其积极的一面主要体现在:虚静理论让人在观察事物时,排除一切主观因素,客观地观察事物,从而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内在规律,以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当人身处逆境时,虚静说能剔除人内心的烦躁、不安,让人保持平和的心态,要么随遇而安,要么审时度势,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所以虚静说既是应对逆境或不如意现实的心理防御机制,又是个体人格修炼的措施与目的。
其消极一面主要体现在:道家的虚静理论以排除一切欲望为前提,它要求取消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一切采取静观的态度,这就形成退让、柔弱不争的处世方式,形成自我解脱、自我保全的处世哲学。这种处世方式,处世哲学培养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要人从根本上消除任何潜在的竞争心理,舍弃一切世俗的名誉地位,对一切毫不在意,以达到彻底的与世无争。当然,这种舍弃对声名的追求、消除潜在的竞争,实际上是消极避世,它意味着对社会不做任何贡献,不承担任何义务,从而导致了人的无所作为,导致社会的停滞不前。
三、朴素
道家的“朴素”即自然。道家崇尚自然,认为“朴素而民性得”,只有朴素才合乎人的自然天性。同时道家也认为,“素”是事物的原始形态,事物形体保持它的天然元气,以其本然的状态即自然天性状态存在。“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美”(《庄子》),道家以朴素为美,以人的自然天性为美,亦即以人的自然的原始状态为美。天性与生俱来,无须任何外在的附加,即自然形体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修饰。所以,道家排除一切自觉意识的干预,它对天性以外的附加深恶痛绝,它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出自自然的真性,未经改变的本然是生命的最佳状态。外在修饰对人的束缚既有形体上的,也有心灵内部的,所以道家把外在的修饰看成是对人的削减,是对天性的侵蚀。
现今社会通过奇装异服、人造美女等过度地追求外在的美,这就超出了人的天性,违背了道家的朴素之美。我们虽然对形体外在过渡的修饰持否定态度,但我们在追求朴素美,即天性自然美的同时,也应看到天性有时还不一定尽善尽美,须加以整饰。如天津的张静,其天性的五官特不协调,其特不协调的五官虽是天生的、自然的、不加雕饰的,但却一点也不能给人以美感。天生的五官不能让人产生美感,甚至让人产生丑感的张静,不仅面临一而再再而三就业的艰难,而且外出时,因天生的五官吓坏小孩而遭到辱骂(姑且不谈辱骂者的素质),这一切使得张静不得不对天性的、朴素的五官加以外在的修饰。所以社会现实中人对道家的朴素理论要吸其精华、剔其糟粕,既要强调朴素至美,反对人为的过度修饰,又要承认天性虽与生俱来,但有时并不尽善尽美,所以要进行适当的修饰,如现实社会中的适度烫发、染发、美容等就是对不尽善尽美的天性的修饰。
总之,对现实生活来说,道家的思想既有消极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一面,我们要利用其积极面,扬弃其消极面。作为现实社会中人,我们要将中国的两大思想派别——儒家、道家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遵循客观规律,积极入世,努力奋斗、拼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又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世俗的名誉地位,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尤应如此。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身心态的平衡,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使整个社会充满一种和谐的、健康向上的朝气。
宋秀红,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教师。高静,教师,现居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