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肖像描写与人物性格
作者:邱桂林
一、抓住肖像描写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品味。许多作家常常喜欢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来暗含褒贬,揭示人物性格。读者只要抓住喻体及夸张对象就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
如《三国演义》中对张飞肖像的描绘:“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胡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作者运用“豹”、“虎”这些猛兽来比喻张飞,很显然暗示其勇猛;用“雷”写声音暗示其粗犷;用“马”写姿势暗示其敏捷而暴躁。由外而内,运用比喻,笔墨简练的勾画出张飞彪悍的外形和勇猛、暴躁、粗犷的性格。读者后来看到张飞长坂坡大吼一声,吓退曹兵以及醉后鞭打士兵等情节就很容易理解了。
又如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中梭巴开维支的肖像:“当乞乞科夫横眼一瞥梭巴开维支的时候,……像一个五戈贝克铜钱。”作者把梭巴开维支整个比作“熊”,并且“脚步莽撞”,读者稍一思量便可由熊得出人的性格——像熊一样愚钝、顽固;又用别人的眼光把人物的“脸”比作“五戈贝克铜钱”,与金钱有关的人品是什么呢?只有大方和吝啬,读者结合后文就可得出答案——人物愚钝、顽固、吝啬的性格。
除了比喻,作家还用夸张来刻画人物。例如美国作家艾考德威尔的短篇小说《星期六下午》中这样写人物:“他有一个卵形的肚子,……系腰带样子更神气。作者把“卵形大肚子”这一特征放大。写出此人不以为丑、反以为美、洋洋自得的丑态。寥寥几笔即把此人自负、滑稽、可笑的性格勾勒了出来。
二、品位肖像描写中的遣词造句,由作者所用之词来推断人物的性格。
例如莫泊桑笔下羊脂球的形象:“那个女的是一个妓女。因为不到中年就身体发胖而出了名,外号叫‘羊脂球’。身量矮小,浑身都是圆圆的,肥得要滴出油来,十个手指头也都是肉鼓鼓的,只有每节周围才凹进去,好像箍着一个圈圈,颇像是几串短的香肠;……下端是一张窄窄的妩媚的嘴,唇是那么湿润正好亲吻,嘴里是两排细小光亮的牙齿。”作者用了“圆圆的”、“鲜艳的”、“妩媚的”这些带有褒义的词来形容一个女孩子,再加上比喻“脸庞儿像红苹果,又像一朵含苞将放的芍药”,无疑是赞美这女孩子的美丽了。同时“肉鼓鼓的”、“圆圆的”、“红苹果”这些描写儿童的词用于羊脂球身上,作者无疑是想表现羊脂球既美又可爱,像孩子一样单纯、善良的性格了。这样,人物的性格就解读了出来。
三、从人物外貌的变化过程中来推断人物的性格。作家有时采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写肖像。例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模样周正,手脚粗大,只知干活,不声不响”;第二次来鲁镇:“脸色乌黑,眼睛凹陷下去,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即使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的小鼠”;最后竟变成“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细细品味,对比之下,就可发现祥林嫂从健康到呆滞的历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触目惊心的变化呢?原来是封建礼教摧残所至!由此,读者对文章的寓意便了然于胸了。
又如《项链》中的路瓦栽太太,原来美丽动人,后来“头发乱糟糟,裙子歪歪斜斜,两手通红,说话大声大气,刷地板大冲大洗”。为什么会这样呢?读者略一思考,就会得出这是爱慕虚荣的结果,他的性格就这样凸现了出来。
邱桂林,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