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浅论课堂学习心理环境的优化
作者:高 芳
一、上好每一节课,减轻学生负担
“减负”是否会降低教学质量?这是人们普遍担心的问题,如何把这种“担心”变为“放心”,达到既能“减负”,又能“增效”的目的,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减负”工作中集中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达到掌握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铺路石,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从而让语文充分发挥作用,为学习服务,为生活服务,为工作服务。而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业务培训和修养的提高,不为上课而“做课”,而应是把“做课”与平时教学结合起来,以趣激学,以情励学,求精求活,调动号召,注重内化,启迪创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新”“实”“活”三个字。“新”即要树立新的观念,掌握先进的前沿教学信息和现代教学技术;“实”就是实实在在地进行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和考核;“活”即为教师教有创新,学生学有创见,创造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教师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创造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把“减负”落实到每一节课。使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其学科特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效率。
语文教学要减轻学生负担,还应注意“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注重语文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加强综合,提高教学效率。
二、优化课堂学习心理环境,减缓学习压力
课堂学习心理环境指在课堂教学中对师生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学习生活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有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心理环境,也有消极、冷漠、沉闷的心理环境。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影响课堂心理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领导作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的“情”和“趣”;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课堂心理气氛;班集体的学习风气;社会和家长的期望和课堂学习的环境条件等。而当前学生因学习任务繁重、来自升学的压力、家长与教师的“暗示性”心理负担,很多学生对学习是焦虑、烦躁或顾虑重重,乃至对学习失去兴趣,每天是在应付日子,打发光阴,解决此种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从而减缓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学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他们未成年,好奇好胜,但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奇异的刺激物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在阐述教学内容时,要以饱满真挚的情感讲课,有效地唤起全班同学积极的感情。语文课在描述有爱国内容课文时,教师要洋溢正义之情、爱国之情,以作者的爱国之情的曲折起伏去扣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的心潮随着作者的感情激荡澎湃。教学要有艺术性,讲课时要有乐趣,有时用幽默的语言,有时用严谨的话语,使学生感到教师知识的渊博,产生崇敬之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图片、幻灯、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抽象概念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交替进行,寓教于乐,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对学生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创造良好的班集体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形成积极、健康、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发扬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使班级人际关系健康和谐,保证学生在欢乐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健康成长。
三、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让想象飞起来
教学过程固然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创造。在教学上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去质疑、解疑,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训练正确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让学生真正放下包袱,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想象插上翅膀,飞起来!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景物、人物通过阅读领会,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使其思维置于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中,如临其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以达到训练思维敏捷性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引导赏析文学作品前,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从而理解语言文字的涵意,感受作品的艺术形象,在感受的基础上,判断作品美在哪里;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和联想,对艺术形象进行补充、丰富和再创造。如在学习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一文,学生从文中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可以感受文中人物性格,并自由组织排成课本剧表演,从编、排、演、观看的过程中领悟夸张手法和心理描定的妙用,也更贴近人物形象。学生对作品从感受到判断再到玩味,实际上也就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维过程。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因此,发挥想象力,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要训练学生逆向、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让学生能从事物或观点的相反方面提出问题,将原有知识结构重新调整组合,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要让学生多问、多思,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这样就能培养出具有独创性的思维能力。教师更应注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多给学生以肯定的赞扬,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不再视学习为苦差,而是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各科学习,平衡协调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国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写到:“道而弗牵则和,张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能融洽;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起来才会感到容易;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容易,学生又能独立思考,才算善于引导。作为教师应引导每个学生抓住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从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使虽不成熟但很纯真的“本我”逐步向成熟、完善方向发展。让学生彻底放下包袱,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把课堂当作施展才能、开阔视野、展现自我的舞台,让每个学生以积极、欢快的情绪去学习。师生产生情绪的共鸣,心理的互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的心现素质,优质高效地参与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高芳,武汉市汉南区纱帽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