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小说阅读策略初探

作者:金英华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安排了一个小说单元,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来第一次学习小说,他们的阅读期待很高,如何利用这种阅读期待实现文学作品的有效教学,我在本单元教学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和深层次的思考。
  本单元的四篇小说《祝福》、《边城》、《荷花淀》、《装在套子里的人》,题材内容各异,主题思想丰富多样,风格特点不尽相同,它们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面对经典,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尤为重要。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策略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应该努力构建一个新的阅读模式。于是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以下尝试,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目标的明确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而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看作一个整体。另外,教学目标不应该是“静态”的,而应该根据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流向和认知现状调整,以适应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的需要,应该是事先设计与“生成”相结合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于是,我将这个小说单元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鼓励学生以语言使用者的身份走进经典文本的阅读,用眼睛去阅读,在阅读中对接作者的情感;用心灵去解读,在品读中感受生命的独特体验,使阅读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需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成为一个精神的丰盈者。
  
  二、构建阅读模式
  
  通常我们是怎样教小说的?是按照这样一个流程来处理的:作家介绍、写作背景、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艺术特点的分析等等。程式化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照本宣科的讲解抹杀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小说,再也不能这样教了!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的积极性,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并不急于进入课本的教学,而是让学生通读四篇文章,完成前期问卷调查:①按照自己的阅读兴趣排列文章顺序;②对于阅读文本的关注点;③对于阅读文本不喜欢的主要原因;④对教学的建议。问卷结果:①阅读兴趣依次是《边城》、《装在套子里的人》、《荷花淀》、《祝福》;②关注点是文章语言、情节;③时代的距离感、语言的深奥性;④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形象化教学。
  据生所需,变己所讲。于是,我构建了这样的阅读模式。
  1、依据兴趣,调整顺序
  本单元所选作品均为独立的文章,内部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和因果逻辑。我从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把学生零散的好奇心转变为学习兴趣和态度入手,依据学生动机准备、知识准备以及智力发展水平调整了学习顺序,促使学生的欲望和冲动理性化,使之成为专注的学习态度。我们依次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荷花淀》、《边城》、《祝福》。
  2、选好入口,突破一点
  选好阅读切入点,每课突破一个点,让学生课课有所得,达到教学实施的最优化,实现有效教学。
  我以比较阅读作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学习的切入点,将其与《变色龙》比较阅读,借助学生对作家契诃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新知识。学生在主动探究过程中,总结出契诃夫从日常生活取材的特点,机智幽默的语言特色,讽刺夸张的创作手法。这种设计使学生的思维、经验和体验相互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实现了“使学生从做中学,知行合一”的目的。
  学习《荷花淀》,则紧扣文本,以朗读为主要手段,用朗读亲近文本,在朗读中注重对语言材料的挖掘、感悟和运用,设计联想与想象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受作品人物的真实美,景物描写的画面美,作者小说创作的诗意美。
  3、利用音像,创设情境
  语文课堂应充分利用音像资源,因为它能够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在《边城》的教学中,我以“一座城、一个人、一本书”为线,将《边城》的故事置于湘西凤凰古城的民风民俗中展开,将《边城》的创作与沈从文的一生经历有机结合,组织观看影片《边城》,赏析《边城》的节选部分,并拓展“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比较。我将课外活水引进课堂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使每个学生在各自探究方向上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和结果。
  4、引领思想,纵深探究
  学生在问卷中普遍反映不愿读和读不懂鲁迅的作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民族的命运与前途离他们太远,无法理解他。二是与通俗小说相比,鲁迅的作品文言夹杂,艰涩难懂。
  在学习《祝福》前,我开设了“走进鲁迅”,目的在于激发高中学生对鲁迅更成熟、更深刻、更个性的理解,真正了解鲁迅,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让鲁迅成为他们追求崇高的榜样和提升灵魂的精神资源。
  附教学讲稿:
  鲁迅是个有魅力的名字,他的所有魅力表现为“现代性”,即在文化上对传统神明文化的颠覆与震撼,在文学形式上对现代形式的革新与创新。
  鲁迅的出现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因为他始终同自己所处的时代处于一种特定的对话之中。他以自己的眼光,以自己的思想,以自己的言语,创造性解释了他相遇的一切思想、历史的事件。
  他写小说是要使国人觉悟起来,改良人生。因此,小说“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最关注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关注“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的小说是“民族自我批判”。阅读鲁迅作品不仅能得到精神的启迪和震撼,还能得到语言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他精练的语句是对社会人生深刻的剖析,是个人深沉感情的抒写,是深邃思想的展现。
  正因如此,近一个世纪以来,鲁迅始终以其特立独行的人格与思想走在中国文化历史的最前头。1936年10月19日,当思想的巨人停止思想的时候,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主动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写三个字:民族魂。
  因此,让我们回到自己,去掉浮躁,静心领会以独特的生命创造的生命的独特。读其文,品其言,思其情,悟其理,从不懂到渐懂,从渐懂到理解,找到我们个人走进大师的途径,在找到思想的落差背后,渐渐走向成熟!
  有了这样的熏陶和情感铺垫,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有了探究的热情。
  于是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有的小组以“变”与“不变”为切入点整体把握文章,有的小组以“脱落的对联”为切入点探究环境描写对人物性格展现的作用,有的小组以“祥林嫂逃婚、抗婚”探究祥林嫂的反抗性……
  这种探究性的课堂阅读教学不仅看阅读结果,更注重过程,因此学生在探究阅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有无独特的体验,是否获得了阅读的愉悦,是否敢于阅读反思和批判等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5、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思维实践活动,准确把握作者或者编者赋予作品的意义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读者不能他们左右,而应该运用脑髓,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想感悟融入到作品中去,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品的魅力,更深地理解作品,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我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缀思成文,这是读写结合有效教学的更好体现。
  以《边城》为例,附学生习作片段,了解他们的阅读感受:
  (1)淡淡的感伤和寂寞,在不完美中透出完美的意境,在青山绿水和平和的语调中感受到一种沉重。
  (2)边城,美得让人陶醉;《边城》,美得让人心碎。田园牧歌式的描写使人的心灵得到平静与抚慰。平凡的人、平凡的家、平凡的事,却组成了人世间不平凡的一道风景。
  (3)一首婉转的情歌,回响在古朴的渡口,诠释着千年神话的魅力。歌还是柔柔的,和着咿呀的水车声,唱出岁月的质朴与期盼。这是个爱情的迷藏,结果是瞬间的,也是永恒的。
  经典作品经历了时间的磨洗,那些坦诚的语句,散发着对人类精神的思考,扣击着我们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在教授这些作品时,我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对教学资源重新整合,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用眼睛去阅读,用心灵去解读,获得属于自己的刻骨铭心的热爱!
  
  金英华,北师大燕化附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