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谏太宗十思疏》的语言艺术
作者:陈俊梅 谭树玲
一、动之以情
动之以情的核心是一个字“诚”,要真诚、坦诚和热忱。首先要明确出发点和目的是否情真意切。第一自然段作者娓娓道来,“不深”“不固”“不厚”“不可”四语,显出作者的理智;“思国之安”一句点明文章宏旨,为作者正意所在,情真意切。“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一句,魏征的态度很诚恳,自称“下愚”,尊称皇帝为“明哲”,肯定太宗明白“不可”之理,既有称颂,更有殷殷期盼。文中又讲“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指出皇帝居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封建社会皇帝的地位决定了他的一举一动都事关重大,那就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第二自然段感情内敛,委婉深沉,语重心长。第三自然段“诚能”,表示作者对太宗的希望,非常恳切;具体提出“十思”的时候,更是真挚恳切,袒露赤诚,满含忧虑和期待,感情深沉而低婉。“何必”是个感叹句,以此收束全文,意在说明善于用思而后达于无思,令人回味无穷。总之,魏征站在唐太宗的位置上看问题,态度诚恳,不能不令人为之动容。
二、晓之以理
作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引用古圣先贤的话来说明自己的意思,事事有依据,使论据更有深度,令人信服。如“善始”“克终”出自《诗经·大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垂拱而治”出自《尚书·武成》“垂拱而天下治”;“载舟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诚能见可欲”出自《老子》上篇:“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些话在封建社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作为魏征的理论依据,具有不可动摇的理论力量。对于太宗来说,魏征的话可以不听,但封建王朝兴亡的历史规律是不得不接受的。
魏征不仅善于引用典故,而且还善于巧喻明理。设喻明理贵在“巧”,刘勰所谓“喻巧而理至”(《文心雕龙·论说》)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魏征和皇帝谈的是“固国之本”的大道理,要把它说的透彻明白,让皇帝耐听并接受改正,可谓用心良苦。魏征采取的方法是巧喻明理,因俗得巧。文章一开始,魏征没有单刀直入的提出“十思”的具体内容,而是以比喻入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然后引出本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木之长”,根“必固”;“流之远”,源“必浚”,这是“虽下愚,知其不可”的事情,于是“国之安”,德义“必积”之理就浅显化、形象化了。段末“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又用了“木”与“水”的比喻,说明的道理是“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却想国家长治久安是荒谬的。此外,以水“载舟覆舟”比喻人民的作用重大。
三、劝之以方
从提出问题——应当“思”,到分析问题——为何“思”,再到解决问题——怎样“思”,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劝之以方了。十思就是方法。不管是动之以情,还是晓之以理,晓之以利害关系,最后道出“十思”,落脚点在劝之以方上。
总之,正因为魏征的劝谏做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之以方,所以他成功地达到了劝谏的目的。唐太宗看了奏疏后猛醒,感到惭愧。他称赞道“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胆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表示从谏改过。可见魏征巧妙的劝谏艺术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陈俊梅,谭树玲,天津大港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