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语文教学理应情字当先
作者:蒋 芹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将真情融入其中呢?
1、导入新课,激发热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师在教学一篇文章时,应抓好“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以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听潮》一课的开始,教师先说:“同学们喜欢大海吗?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大海?”学生们一时群情高涨,众说纷纷。老师看火候已到,又接着说:“有一位作家跟我们一样,他说‘我喜欢海,溺爱着海。’作家的夫人也说过‘文章中充满着作家对生活、对未来的热烈追求。’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以文字塑造声音的美文《听潮》,看看作者是不是说出了你的心里话?”有了这样的导入,学生们自然产生了学习《听潮》的满腔热情。又如:《荔枝蜜》这一篇用蓄势写成的散文,教师是这样开头的:作者少年时被蜜蜂蛰了一下,于是总不喜欢蜜蜂。可是人到中年,在参观了养蜂场后,却在梦中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呢?由于教师运用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导入新课,因而引起悬念,学生自然要求弄清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
2、充分朗读,创设情境。朗读训练能够提高理解和感受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听潮》在表现大海的宁静美和雄壮美上是颇有特色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作者生动而逼真地摹拟了海潮的声音。这篇课文十分适宜作朗读训练的教材,如果教师注意了这一点,在课上,无论是范读还是指导学生朗读,不但会使学生在头脑里呈现出两幅色彩绚烂、情志各异、氛围不同的图画——温柔静谧的海和雄壮有力的海;如果再读出轻重缓急的语势,就更可以为这两幅画配上两首令人神往的乐章。作者那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都可以在这倾听中欣赏出来。实在可以这样说,能不能朗读好这篇课文是此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3、再造想象,移情入境。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想象,既活跃气氛,又能启发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提高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说,想象给学生的思想插上了翅膀。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中,文章开头写到:“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大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可以让学生想象:奥楚蔑洛夫此时的神态会是怎样?他会对身后的巡警说写什么?想象当时没收醋栗时的情景,然后请两位同学上前来随机表演一下。通过这样的加工,学生会容易理解出:警官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的沙皇鹰犬的形象。
4、课后融情,教会做人。根据《大纲》精神,语文学科的价值就是要教会学生今后怎样做人和工作,延续人类文明,创造人生价值。钱梦龙老师也说:“教育艺术是影响人的艺术。”可以这样说,教育艺术就是育人的艺术。在这里,培养了学生的优良性格,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如《背影》一课,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留了这样一个作业:观察父母一日生活中为孩子做了什么?学生在回馈中纷纷写到:原来父母为我们做了那么多,自己平时都没注意。父母真是太辛苦了。教师在此时布置了第二个作业:为父母做一件实事。学生有的为父母做了一顿早餐;有的为父母买了小礼物……家长们高兴极了。通过这次的活动,彼此沟通了感情,更令人欣慰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爱心。
在教学中融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人格的需要。因此,我们说语文教学应“情”字当先。
蒋芹,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