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3期

语文课问题设计的美学思考

作者:雷海娟




  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几位年青的教师展现了在改革春风沐浴下的非常精彩的语文课。他们在课改精神的熏陶下展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从中发现语文的“艺术性”在这几堂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课例一:胡老师的《山中访友》
  问题一:“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是一位初三的语文老师,上了一周的课感觉很累,请同学们替老师出出主意,周末用什么办法来放松一下比较好?”
  生:睡觉、爬山、吃点补品、听听音乐等等
  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的举起来,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课堂非常活跃。从每一个答案中我们可以读到学生对老师的关心,而这也恰恰是语文课问题设计中体现出的情感美。
  问题二:“首先请大家通过欣赏课文朗读来进行这次特殊的山中旅行,在作者李汉荣的带领下,描述中我们会依次发现作者许许多多的藏在山中的好朋友,那么这些好朋友都有谁呢?请大家在山中之旅的过程中把好朋友找出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山中的好友。”
  这时教学课件中一位男中音的朗读声缓缓而来,在其配乐中,那鸟叫声、瀑布声、流水声、雷声把同学们带入了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优美的配乐声和那听似有点浑浊的男中音的朗读给同学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这就是语文课问题设计中的意境美、声音美。
  问题三:“在作者的笔下,各种各样的景物好像都活了,都有了它们自己的生命在朗读中,哪一样景物深深打动了你?如果可以,你最希望成为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为什么?并用“我希望成为,因为说话”。
  老师让同学们静心去默读,一边想象那动人的画面,让画面在脑中动起来,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声,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诗情画意的画面。找出自己最喜欢、最令自己感动的景物,这是语文课问题设计中的欣赏领略语言之美、景物形象之美。
  在同学们自己找的认为可以感动自己的句子中,在一句句“我希望成为,因为”的描述中,通过同学们对词语、句子的品味和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这一问题的设计中语文课的文学美、语言美、想象美又体现出来了。
  前面的感受和品味,一般是为后来的创作服务的,而胡教师的课堂设计,最后让同学们试着以某一种景物的语气给作者写一段回应的语。同学们那超乎寻常的想象和对景物的热爱,体现了语文课问题设计的创作美。
  在这次教学中,不仅胡老师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的美,在其他两位老师的课中同样体现出来了。
  课例二:郑老师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她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作家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想象的,请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2、作者为什么把盲孩子变成影子,目的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无不体现了语文课的语言美、想象美、情感美。
  课例三:王老师在上《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问题的设计同样体现出来了语文课的美。
  如:请你找出最美的语言,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在这一问题设计中文章的语言美不知不觉的就体现出来了。
  在课改春风的沐浴下,在新课程大面积铺开的同时,我们应该把新课程教材中的那一篇篇文学作品的美挖掘出来,让学生会体验、去反思、去感悟。把文学作品的美和自己的感情融为一体,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道德素质。
  
  雷海娟,浙江文成县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