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3期

先秦儒家军事思想浅探

作者:韩红宇




  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自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开始萌芽,至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世代相袭,流传不衰。作为一种学说,儒学思想早在先秦时期便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当然对战争的影响也不例外。尽管儒家文化起初极少直接涉及军事术语,更少赞同杀伐攻占之事,但其思想依旧在中国古代兵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一、先秦儒家军事思想的内容
  
  1、非战立场
  儒家思想中“非战”立场和厌战、反战色彩极为浓厚。孔子厌恶谈及战争,“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孟子也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者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荀子思想虽已涉及具体的军事理论,但也和孔、孟一样,极力主张避免使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他对齐桓公动用军事手段达到个人目的的行为深表蔑视:“仲尼之门人,五尺之竖子,言羞称呼五伯,……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污,淫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并进而指出专恃武力将带来严重恶果:“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势,故民虽有离心,不敢有衅虑。若是,则戎甲俞众,奉养必费,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俞弱,是以力兼人者也。”可见,先秦儒家在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指引之下,从民本主义思想出发,充分肯定了人的生存价值,强调尊重人性,认为战争是对人性的践踏和对“仁”的破坏。因此,“非战”立场成了先秦儒家军事思想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2、民本主张
  儒家思想极为重视政治对军事的影响和作用。在他们看来军事只是一种手段,政治才是最终目的,军事行动必须绝对服务于政治目的。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坚决反对杀戮:“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孔子主张以德服人的政胜之道,将民心置于首位,肯定了政治的主导地位。孟子也充分认识到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基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他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真知灼见。他主张修明政治,行仁义之师:“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意即只要施行真正的仁政,使民心归顺,在军事上就会所向无敌。孟子把战争的胜负归结为政治上的得失,并一再强调政通人和,赢得民心。荀子则在孔孟“仁”的思想前提下,进一步强调了“礼制”和“礼教”,主张修“礼”,提倡附民爱下。“上不隆礼则兵弱。”“礼修而士服,政平则民安。”若不隆礼,“则地虽广,权必轻,人虽众,兵必弱。”所以荀子思想的实质是“仁”、“礼”并重的,他既主张行仁义之师,又提倡能令行禁止,其《议兵》看起来是直言军事,实际上关注更多的问题是议政,关注的核心是民本思想。其实,民本思想是先秦诸子学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想,它是春秋、战国惨烈的战争现实所造成的,但是儒家军事思想中的民本思想较之其他学派的民本思想其理想化成分要更浓一些,许多东西在乱世中的专制制度下根本无法实现,因此儒家军事思想乃至它的其他治国主张在当时并不被诸侯们所重视和采纳。
  
  3、礼乐精神
  儒家注重礼乐文明,其在具体治军方式上也强调以礼治军。孔子“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戒矣。”“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孔子、孟子坚决反对让百姓不教而战,教民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人民的修养素质和为统治者施行仁政服务,更是为了能使人民(士兵)训练有素,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以争取战争的胜利。荀子是先秦儒家中主张以“礼”治军的代表人物,他深知礼仪有赖教诲而成,如在军事准备工作中他认为:“彼国者,亦强国之剖刑已。然而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一,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为了使人民在战争中协调一致,三军齐心、上下协力,以赢得胜利,荀子一方面主张用仁义节操巧妙训导士兵,另一方面,还以“礼”的方法严肃军纪,要求士兵以服从为第一要务:“故招近募选,隆势诈,尚功利,是渐之也;礼义教化,是齐之也。”“诸侯有能微妙之以节,则作而兼殆之耳。”意思是讲求礼法道义,教育感化,才能使士兵齐心协力,若诸侯中有人用仁义节操训练士兵,就能一举吞并消灭几个国家,以“仁”教兵,威力无比。同时,荀子对军纪也作了严格要求:“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由此观之,儒家的礼乐精神实际上并不紧紧局限于宫廷礼仪,它与军事思想也是紧密结合、融会贯通着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4、制度完备
  儒家军事思想并不是一纸空文,更不是建筑在空中的楼阁,它有着比较完备的、自成系统的制度作为保证。例如儒家对将帅指挥作战制定有详细的制度,其中包括:“六术”、“五权”、“三至”、“五无圹”等。“六术”指“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藏,欲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五权”指“无欲将而恶废,无急胜而忘败;无威内而轻外;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凡虑事欲孰而用财欲泰。”“三至”指“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欺百姓。”这实际上是提出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三种具体情况。“五无圹”指“敬谋无圹,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圹。”荀子认为,只要能做到这些要求,就能成为“通于神明”的杰出将帅。另外,儒家也非常注重严肃军纪,要求全军将士绝对服从军令,违令者严惩不怠。“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尤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有不由令者,然后诛之以刑,故刑一人而天下服。”荀子认为,只要军纪严明,就可称王于天下,“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二、儒家军事思想与《孙子》之间的关系
  
  综前所述,先秦儒家军事思想是以“仁”为核心,并将之作为其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站在“非战”、“民本”、“礼乐”的立场之上,对军事的一种独到认识。其实,作为先秦时期对中国社会影响颇深的一部思想体系,其与当时兵学思想的代表作《孙子》之间必然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
  《孙子》是春秋末期孙武所著,包括始计、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共十三篇。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军事理论巨著。被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并与德国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一起被称为“世界兵学双璧”,蜚声世界兵坛,饮誉中外。然而这样一部兵学巨著在中国历史上却被长期诬为“盗术”,宋代的一些腐儒甚至对《孙子》极力贬斥,谓之“兵流于毒,始于孙武乎。”当然这里的“盗术”今天已被称之为谋略思想,成为取得军事胜利、政治斗争和经济竞争的重要法宝和武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