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3期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初探
作者:夏 蕾
在语文教育的过程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引导学生“独行”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语文的性质所决定。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中又以工具性为其本质属性。既然是“工具”,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熟练自如地运用,所以教师必须使学生掌握独立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样学生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也依然可以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门工具。其次,这是由语文的教学目的所决定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呢?叶圣陶先生认为:“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笔者认为学习语文的终极目的不仅要“行”,而且还要“独行”,因为学生不可能一辈子不离开老师,难道毕业后工作了还要带一位语文老师在身边指导自己写字说话不成吗?第三,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独立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才可能成为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不做人云亦云的“应声虫”。以前有许多人总爱做“辩护律师”,永远认为名家的文章就是最好的,甚至是没有缺点的。比如就有人评价《红楼梦》为“增一字则太长,减一字则太短。”事实上真是这样的吗?天下有哪一篇文章是毫无瑕疵的呢?试想一下,如果一位语文老师也这样简单武断的人,那么肯定会把学生的判断力和创新思维扼杀于无形之中。
“独行”是学生最终应该拥有的能力,可是在形成这种能力之前,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教学思想,用叶圣陶先生的诗句来说就是“而在导之者,胸中存成算。”这“存算”指的是什么呢?首先教师要明确,在语文教学任务中自己起到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叶圣陶有一句众口传诵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其次,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叶圣陶向来认为,语文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要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学习,而不是也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第三,教师对培养学生“独行”的能力应该有一个度上的把握,要“逐渐去扶翼”,要明白什么时候改放手,什么时候不能放手。另外切忌放手放得太过,该“扶其肩”时不扶其肩,该“携其腕”时不携其腕,该“复翼护之”不护之,该“不离其身畔”却离之,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因为这完全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实践中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是能否“导独行”的关键。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诱导与启发”,要使学生深刻而明确的认识到自觉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确立生活本源观。叶老认为,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这种工具绝不是用来追求仕途功名的,而是用来增进知识,用来表情达意的,总之是用来更好地应付日常生活从而更好地做一个健全的公民的。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全方位地把学习语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是自己的事,是关乎一辈子的事,这样会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果。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各科学习活动,因此各科学习都包含着学语文、用语文的因素。如果我们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能够适当联系其他学科的内容和形式,无疑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确实是“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工具”,自然也就会加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各类课外活动,包括团队活动、文体活动、科技小组活动以及到校外参观、游览、访问等等,在活动过程中都离不开听说读写的因素,教师应该在学生进行活动放松心情的时候因势利导,既没有课堂上刻板的说教,又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三是家庭日常生活,与家人交谈、跟亲友通信等等都需要运用语文工具,这一点相信学生自己一定深有体会。其次,“讲义并示范”,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学生不可能无师自通,所以该讲课的时候还是要讲课,该板书的时候还是要板书,该示范的时候还是要示范。具体有以下三点:一是教师在学术上起到示范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严肃认真地把最规范最准确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生字词的音形义、疑难句章的解析、基本的文学常识等等;二是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作文教学上。目前高考作文强调创新理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那些不说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按照一定的间架和腔调去写成的文章是不可能符合要求的。如果一位语文教师本身就没有独特的见解和明断是非的能力,一味地“代圣人立言”,那么他教出来的学生必定会继承不合时宜的“八股精神”;三是教师要用人品感化学生。人品即学品,学会做学问的前提是先学会做人,古往今来多少在学问上卓有成就的大师都是高风亮节的谦谦君子,所以要想让学生认同语文,首先必须赢得他们发自内心的尊敬,也就是所谓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总而言之,由于语文负载的人文性相比于其他学科要多得多,所以语文教师更要拥有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这些重要的素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第三,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们历来认为,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教法全都值得提倡。但是,那种被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反复证明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满堂灌”、“逐句讲解”,则是应该废弃的。叶圣陶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十分严厉地指出,满堂灌、逐句讲解的教法,对学生来说,“在默默的听讲之中,青年的生命被戕贼到何等的地步?”对教师而言,“若不要求改革,便无异于自甘沦落了”。为此叶圣陶主张阅读教学要倡导“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教段法。教师应在每课或每个单元的教学之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同时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等方面的障碍,并提出疑点和难点。讨论主要是在学生之间展开的,“教师做主席,评判人与订正人……有错误给予纠正,有疏漏给予补充,有疑难给予阐明。”第三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历练,其主要内容有吟诵、参读于课文相关的文章以及应对教师必要的考问等等。三教段法真正明确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在其中也起到了主导和引路的作用,这与新课标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事实证明,叶圣陶的三教段法在目前的教育中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在这一教育思想体系框架中,自得是其核心,点拨是方法,生活是内容,习惯是本质,素质是关键。“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同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学生“不教”而能“独行”,说明对语文这门工具已经掌握得相当熟练了,也说明教师在教学上获得了成功。也许,这就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学者臻此境,固非于一旦”,但是这却应该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哪怕要经过很长时期的探索才能达到。教者贵乎导“独行”,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像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把语文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夏蕾,江苏扬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