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4期
语文公开课误区谈
作者:侯晓华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们终于让出了“舞台”,一直退到了观众席,让一帮学生唱起了大戏。如一位老师教学《端午日》,安排了一位同学充当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到湖南,对当地居民(其他同学饰)做起了采访,了解了当地端午节风俗后,再让这位记者亲临赛龙舟现场,报道龙舟竞渡的盛况,并采访龙舟上的成员,挖掘龙舟精神,最后让这位记者回家写了一篇报道《湖南人民庆端午》(用实物投影展出,实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乍一看,课堂热热闹闹,学生的激情、才情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大大地“秀”了一把。可冷静一想:教师的角色呢?我注意到,除了引入课文的几句话外,开课的老师从头至尾都在乐呵呵地看学生表演,一副自我陶醉的模样。其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除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外,还特别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的能力真的达到了“无师自通”的地步,还是事先安排好的“超级模仿秀”?
二、重视形式,忽视内容。
为了“求新”,不少开课老师在课堂活动形式上大做文章。演讲、辩论、采访、课本剧、分组讨论、即兴创作……个别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大肆煽情,以致于拿腔拿调、上蹿下跳……“形象大于思维”,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们架起了多媒体。于是乎,各种图像迷你眼,各种声响乱你耳,跟着电脑的感觉走,课堂沸成了一锅粥,丝毫不顾及内容与形式是否啮合。如一位老师公开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先后出示了三张幻灯片,分别是“我读到了……”、“我感悟到了……”和“我明白了……”,真是“别具匠心”!然而,这种方式其实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篇文章的教学。如此“翻新”,真让人啼笑皆非。
三、游离文本,天马行空。
文本是学生了解生活、观察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学习语文的依托。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家情感、触发感悟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愉悦,都要建立在对文本阅读理解的基础之上。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对话的过程。然而,不少开课老师却割裂了文本和生活的联系,在延伸拓展上走得很远。如一位老师教学《窗》这篇小说,抛开小说的几个要素,在简要概括了小说的梗概后,就一下子扯上了社会公德问题。他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社会公德,我国规定有哪些社会公德;接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和践踏社会公德的例子;再让学生讨论社会公德的意义;最后向学生发出号召——做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并让学生注意收看中央电视台每天播出的《公德镜》栏目。整堂课游离书本之外,纯粹是道德说教,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还有一位老师公开教学《都市精灵》这篇随笔,大谈人类应当与其它动物和平相处的话题,不让野生动物从地球上绝迹,将语文课上成了生物课。
四、培养精英,冷落平民。
为了把课上得滴水不漏,让听课者无可挑剔,老师们往往把教学内容安排得很满。为了能省时高效地完成一个个教学任务,老师们便把目光集中到了优秀生的身上,一堂课有N次表现的机会;而大多数同学只是充当看客,处在了被遗忘的角落。为了引起轰动效应,老师们往往还让那些“精英”事先准备材料,好在课堂上语惊四座,赢得掌声……老师们忽视了一点: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评价好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绝大多数(或者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去,从而得到了发展。其实,美本来就是一种缺陷的艺术,面面俱到的“完美“倒不如重点突出,这样能腾出时间让孩子们思考,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发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固不可少,适当的语基知识讲授也不可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而不能只在语文的“人文性”上大做文章,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
语文老师们,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用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积极钻研教法、学法,就一定能够走出公开课的误区!
侯晓华,教师,现居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