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4期
用反读法教好古文
作者:胡维德
反读法是根据现代汉语词义认读理解古文的方法。课前,学生用它初步读通、理解了课文,上课时老师就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少量疑难字句及相关的古汉语知识,介绍文章背景和古代文化等,从而达到加快教学速度、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古文阅读量的目的。
反读过程有组词、选词、替换解读(或变化替换解读)三步,下面以“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中“治”的解读加以说明。
第一步,以需解的“治”配上其它字组成治安、治理、治疗、统治、管治……等现代汉语词。
第二步,在所组词语中选一个能够贯通句义的词以备替换,这里选“治理”。
第三步,以“治理”替换“治”字并以“治理”的意思来理解。
经过这三步,就能准确理解这句了——“文的武的都用好了,国家就可以轻松地管理了”。有时解字组出的现代汉语词都不能直接用来替换,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中“攻”字组成的攻击、攻势、进攻、反攻等,我们可以按照意思相近的原则先选出“进攻”,再由它联系出“研究”,即可替换并理解“攻”字了,这就是变化替换解读。反读的这些步骤,可以在心内进行,较为便捷。
虚词分两种情况。沿用不变的不需反读,直接以该字(词)的现代义去理解,如《触龙说赵太后》中的“持其踵,为之泣”,句中“其”、“为”、“之”即属此类(其:自圆其说;为:为人民服务;之:决不能听之任之)。沿用但有改变的需反读,如“寺僧使小童持斧,与乱石间择其一二叩之”中的“其”需以反读法组词并选出“其中”,才可对原句的“其”字做替换解读。
利用源流关系疏通词义比较容易,用字产生的隔膜疏通难些。如果某字不能反读,则是用字上的通假或活用。对此,我们应先找出它的本字或认定了它的词类再做反读,一般来说先考虑通假再考虑活用。
通假字的反读。如“亡不越竟”,由“竟”组出的“竟然”等和它们引申变化的词语都解不通,可作通假字处理:先据句义需要和同音关系找出本字“境”,再进行反读,即可用“国境”替换理解了。再如“蚤起,施以良人之所之”,句中“蚤”字同样应先找出它的本字(早),才能以反读法解读。
活用字的反读。如“孟尝君怪其疾,衣冠而见之”,句中“怪”、“衣”、“冠”不能反读又不存在通假关系的,按活用字处理:先认定词性(联系上下文和句义需要判定为动词),然后进行反读,最后给选出的“奇怪”、“衣服”、“帽子”加上相宜的文字变成“认为……奇怪(意动用法)、穿衣服(名词活用作动词)、戴帽子(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其表示与该事物相关的动作即可解读了。动词、名词、形容词作使动词和名词、动词作状语的反读与此相同,如“吾见审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生”、“肉”均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得出“使……复生”、“使……长肉”来解读原句。再如“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晨”字反读出的“早晨”不能解读句子,二者又不存在通假,作活用处理。从句子结构看“晨”不是“见”的施事者,仅表时间,依上下文和句义需要给“早晨”加上相应文字组成介宾短语“在早晨”即可解读句子了。
古文教学既不能不顾能力培养逐字逐句地讲解,也不必定要由古及今地顺流而下,逆水行舟溯源而上的古文教学未尝不可一试。但要使反读法较好地发挥作用,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因人使用。对古文字学家讲反读,无疑是画蛇添足,而对小学生、初中学生和很少接触古文的人来说,反读则无异于他的“助行器”。第二,要因时使用。此法可视作由学习现代汉语向学习古代汉语过渡的桥梁,初学者易掌握,收效迅速而显著,但当学习者有了一定的古汉语知识时,还是顺流而下以便对古汉语有个系统的了解。第三,要因词使用。对于少数词义消失不用的(如作“斧头”义讲的“斤”),词义转移更替的(如“脚”,古代指小腿;“涕”,古代指“眼泪”这类词),反读不适用。
胡维德,安徽凤阳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