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5期
让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作者:张雪云
古人读书讲究的是熟读、吟咏、诵记。苏秦苦读,“头悬梁,锥刺骨”所以能游说天下;杜甫勤读,“读书破万卷”,所以能“下笔如有神”。现代,鲁迅连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所以成为文坛巨匠……可以说,历代的伟人大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自己“读”出来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名言,正道出了“读”的重要性。因此,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就要坚持“以读为本”。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当然,现在以读为本,并非是让学生整堂课都捧着书一味地读,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地背课文,而是要有层次性和指向性的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做好引导工作,带动学生通过读,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心中要有“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一条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一头是人本,能始终激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以读为本,将读书环节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呢?又如何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少讲多读”,“以读促思”,合理地搭配课堂讲、读时间。
一、倡导自由品读、整体感知,激发创新思维。
目标教学法提倡教学时首先示标,这样学生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利于目标的达成。但实践结果证明:这一方法对语文学科并不适用。在学生读课文前,急于把学习目标和问题点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阅读,令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处于被追问的状态之中,不利于自主发现,不利于思维火花的迸发。若先不设置任何问题,亦不让学生借助任何资料信息,真正全身心地进行自由品读,那么学生在享受读书乐趣的同时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可能游离于学习目标之外,甚至是毫无价值,幼稚可笑的,但教师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点拨学生如何提问,如何理解作者的意图等。在教学《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时,我曾在所教的两个班做过这样的实验:在第一个班,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交流。在第二个班,则放手让学生去读,熟读后让他们谈谈对文章的理解,两相比较,后一个班的学生不仅能指出文章中的精彩的细节,还说出了自己独到的感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示范朗读、调动阅读兴趣,强化语感。
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并重。课中,宜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形象感知,增强语感。一是教师带表情的朗读课文,传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这就要求教师在做示范朗读时要感情充沛,要注意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要讲究停顿的技巧和语气的把握,要注意不同人物的身份、教养、气度。引导学生读起文章来要抑扬顿挫,避免“千文一腔”。二是充分利用配合教材的名家朗读录音带及配有鲜明画面和音乐的多媒体素材给学生以形象感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理解课文架桥、铺路。
三、积极营造体验氛围,提倡多样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去品味作品的底蕴,去领悟作品的神,去探求作品的美。在阅读前,可辅之以浓墨重彩的情感渲染、精当的背景介绍、精彩的场景展示等。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可让学生观看话剧录像片段:皇帝在更衣室里、骗子空忙、游行大典等,让他们真正地进入课文角色,感受氛围。在组织阅读的时候,教师可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豪放激昂型的文章可采用班组齐读的方式,造成一种昂扬、亢奋的课堂气氛;清丽婉约型的文章,语气优美情景交融,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较为含蓄,宜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造成一种轻松、惬意的课堂气氛;至于一些小说或童话,则可采取分角色朗读或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如《皇帝的新装》可分角色朗读“看新衣”“穿新衣”部分,“大典游行”的场面可让同学上台表演。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涵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感。
四、开放课堂环境,张扬阅读个性。
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能够大胆质疑的环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哪怕是奇谈怪论,教师都要独具慧眼地“沙里淘金”发现其闪光点,不要使学生富有个性的体验被抹杀,自主研究的热情被熄灭,应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同时,师生之间可自主交流,针对内容疑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体验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差距与浅薄,激发阅读探索的兴趣形成。
五、做到有的放矢,注重适时点拨。
提倡自由阅读,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但这不等于上课实行“放羊式”,学生的理解可以天马行空、放任驰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让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却不能对其“言”给予点拨,引导,我们的教学将难以提高,学生的理解也势必停留在一个低层面上,难以突破。因此,教师应做到能启能发,发而能收、有的放矢、适时点拨。教师的点拨应是在学生充分阅读之后,针对阅读中的共性问题“精”讲,此时学生带着自学的疑问,带着倾听教师讲解的渴望,教师的讲解于学生能起到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效果,老师要点拨得精彩,点拨得生动,点拨得精当、点拨得明白、点拨得科学,“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六、课尾设计延伸阅读,传授自读方法。
培养语文能力无捷径可走,若仅凭课本中的百十篇范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延伸阅读越来越凸显其在提高学生阅读素质中的重要意义,发展延伸阅读,可做到三个“结合”:1.课内外相结合;2.教师推荐与学生积累相结合;3.读写相结合。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大千世界,书山书海,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一一讲解分析,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就好象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古人读书,有个“五之法”即“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我们读书,讲究“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基本训练方法可概括为“读”、“查”、“思”、“问”、“评”。“读”即读文章,根据需要可分为精读、细读和浏览。要求能辨识文体,了解主旨、明确重点;“查”是针对需要精读的文章而言,即查工具书及有关资料,包括读准字音,了解写作年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养成查工具书的好习惯;“思”即思考课文内容、感情及文章特点,理清段落层次、理解主题思想,把握表现手法及语言运用的特色;“问”即质疑,把思考过程中,不明白,不理解或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与同学老师共同商榷;“评”即在阅读过程中,圈点勾画,有什么独到的心得或感悟就提笔写上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读,是感知、理解、领悟、积累的前提,只有抓住、夯实阅读环节,才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张雪云,教师,现居山东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