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5期
二十世纪初台湾乡土小说中的悲剧意蕴
作者:胡佩霞
30、40年代,侵华战争爆发,日本在台岛用武力推行“皇民文化”,竭力摧残新文学运动,企图以殖民文化消解中国文化,达到其吞并、占领台湾的目的。但是不少台湾作家没有屈服于殖民当局的淫威和压力,他们用各种条件和形式,传续着新文学运动的香火。吴浊流的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作品反映了日据时期台湾人民精神的痛苦和悲愤,生活的辛酸和苦难,是对赖和、杨逵等乡土小说中悲剧精神的继承。小说始于凄惨、终至悲壮,意绪悠长饱含悲剧意蕴,是一首悲壮的长篇“叙事诗”。叙写了胡太明这个在日本殖民统治下苦苦挣扎的台湾知识分子,在经历了苦闷的彷徨后,最终觉醒,投入到抗争中。小说结尾处胡太明的誓言“汉魂终不灭,断然舍此身”、“六百万民齐蹶起,誓将热血为义死”和他的“疯狂”行为,正是赖和、吴浊流等一批台湾作家在乡土小说中动态悲剧精神的“力”的张扬。这种“力”就像杨逵在小说《压不扁的玫瑰花》中描绘的一个场景:一个很大的沉重的水泥块下,一棵玫瑰花,竟从小小的缝隙间抽出一些芽,还长出了一个拇指大的花苞。这“玫瑰花苞”不正是日本军阀铁蹄下台湾人民那“不屈的心”的象征吗?这“不屈的心”中不正蕴涵着巨大力量和韧性吗?正是这股巨大的力量汇集成了台湾人民轰轰烈烈的反殖民统治、反黑暗势力的抗争运动。
可以说,早期台湾乡土小说是在“血泊”中诞生,在“抗争”中成长,蕴涵着浓厚的悲剧意味,从展示人民悲惨生活的静态文化悲剧,到充满张力、拼死反抗的动态文化悲剧,体现了文学美学上的悲剧精神。正是这些作品激活了台湾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原动力,形成了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民族尊严,使英雄的台湾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反帝反封建的悲壮高歌。
参考文献:
[1]古继堂著《台湾小说发展史》[M]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9年第一版 P18.
[2]赵凯著《人类与悲剧意识》[M]学林出版社 1989年版 P34.
[3]古继堂著 《台湾小说发展史》[M]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9年第一版 P35.
[4]谢柏梁著《中国悲剧史纲》[M]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P307.
[5]谢柏梁著《中国悲剧史纲》[M]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P51.
[6]方忠《论赖和创作的民族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 第四期.
[7]刘登翰、庄明萱、黄重添、林承璜主编《台湾文学史》[M]海峡出版社 1991年版 P474.
胡佩霞,女,江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