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7期

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分析

作者:李佩菊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直至今日仍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一、充满生命力、富于激情的美
  
  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从她眼神和微笑中显现”。在这幅出色的肖像中突出展现了安娜与众不同的美丽。她的美并不仅仅在于完美匀称的迷人外表,而更在那充溢着的活跃的生命力和优美高尚的激情。性格的热情、真诚使她的美丽焕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夺目光彩。作为一个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上流社会里,她有如芜草丛中的奇葩:既聪慧、典雅,又质朴、活跃;既单纯、沉静,又从容、高贵,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充满魅力。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优美端丽而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当将要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当她身着一套朴素的黑礼服出现在莫斯科上流社会的一场舞会上时,年轻美貌的公爵小姐吉娣顿时相形失色,军官伏伦斯基的眼光从此在她身边纠缠不去。吉娣眼睁睁地瞧着伏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当遇到铁路工人惨死的场面,她大动怜悯之心,竭力想减轻家属的苦难,而对于伏伦斯基的慷慨解囊大为赞赏;兄嫂不和,她亲自去调解,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凭她设身处地的考虑与劝解给予嫂子很大的安慰;对于谢廖沙真挚的母爱,更是感人肺腑。
  安娜的美突出的是充溢的生命力和热烈的激情,正是这一点使她与众不同而又格外光彩夺目。这样的女子注定有着丰富的心灵,热情的灵魂,真诚的追求,即便这些将给她带来悲剧的结局。
  
  二、我要爱情,我要生活
  
  然而,这样一个美丽、高尚的女人,她的生活却是不幸的。她的幸福与其说是取决于她自己,还不如说是取决于别人。少女时代的安娜没有体会过纯真的爱情,由家庭做主嫁给了一个比她大20岁的阔老——省长卡列宁。安娜的出嫁,完全出自她姑妈的一手操纵,这是一种典型的买卖婚姻。仅因为这一点,安娜就注定不会得到幸福:在她和丈夫中间没有一点共同语言,他们的性格、兴趣和志向是迥然不同的。卡列宁是一个冷酷的伪君子,对于什么是爱情一无所知,妻子对他来说只是社会地位的装饰品而已。安娜的哥哥说:“你们之间没有爱情,也不可能有爱情,这是一个错误。”安娜回答说:“是个可怕的错误。”错误在于,安娜决定出嫁时,听从了这样一个劝告,那就是所谓的:“忍耐一时就能相爱。”就这样安娜过了整整八年没有爱情的家庭生活。不幸的婚姻对于她人性不啻为一种蹂躏,她终日郁郁寡欢,心情沉重:“他们说他是一个笃信宗教,道德高尚、纯洁,聪明的人,但是他们没有看到我所看到的东西。他们不知道,八年来他把我身上一切有生气的东西都扼杀无余。他一次也不曾想过,我是一个活女人,我需要爱情——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对我的伤害,而他自己总是对自己感到那么满意。难道我不曾做过努力,不曾竭尽全力去寻找一种可以作为自己生活补偿的东西?难道我不曾努力去爱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儿子,当这个丈夫已经实在没法爱的时候?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我明白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
  在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安娜只能强行压抑身上蓬勃的生气。当年轻英俊的骑兵军官伏伦斯基带着狂热的爱闯入她的生活时,她那被控制着的生命之火终于熊熊燃烧,她晚熟的爱情开始觉醒,她品尝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欢乐。“她的眼神和微笑中闪动的难以克制的光辉,象火一样燃烧着他的全身”。
  
  三、追求真正的爱情
  
  作为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安娜一经接受伏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她选择了勇敢地跟丈夫和旧生活决裂,毅然把与伏伦斯基的关系公开,这不啻向上流社会挑战,从而不见容于上流社会。因为她追求的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这种生活意味着自由的心灵、真挚的爱情,她曾对伏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这种爱,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四、在爱情中挣扎和迷失
  
  安娜蔑视世俗成见和贵族道德的结果,就是被贵族社会冷酷地抛弃。回国后,安娜遭到了整个上流社会的非难和敌视。这些绅士淑女们不仅夺走了她的母爱,还对她关闭了所有客厅的大门。数不清的攻击诽谤,侮辱漫骂,像脏水一样泼在安娜身上。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斗争中,安娜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心情越来越痛苦,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就只有同伏伦斯基的爱情了。
  她曾对伏伦斯基说:“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她变成了攀扶在伏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伏伦斯基成了她生活中的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她渴望伏伦斯基尊重她的感情,把她当作朋友和知己,而非情妇。但她没有意识到更不知如何才能争取到这种平等与恒久的爱情,她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一切都被操纵在伏伦斯基的手里,甚至在每一次口角之后都吓得浑身发抖。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源于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伏伦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