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7期

略论上虞地名的修辞

作者:任岚岚




  
  4、借代
  借代不是直说某人和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借代和比喻一样都是汉语修辞中最重要的辞格,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在地名中也不例外,地名与地物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许多地名都源于当地的自然景观,生动形象,别具特色。如:
  大岩山:山上有一巨石突兀而出得名。
  梅沙村:相传约百年以前,居民陆续定居垦植,且广种梅树,故得名。
  缸窑村:相传元、明之际,居民曾建缸制窑,居民多从事制窑业,故名。
  
  5、夸张
  夸张是地名命名的又一方式,它通过对事物的合理夸大或缩小,使地理景观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使人们更能领略自然生活的多姿多彩,欣赏自然形象的意趣。如:
  悬沙片村:系四甲、燕子窝、二甲、三甲、头甲、大王家、小王家7个自然村之通称。该地地处曹娥江边,在200多年前为曹娥江河床,后因泥沙淤积,河道变迁而成滩涂,明末清初始有居民陆续来此定居垦植,因土壤是松软不实的夜潮地,故称此为“悬沙”。
  万岙村:相传宋代南阳人迁此定居建村,四周丘陵连绵,山峦起伏,有“三湾九岙”之称,俗称万岙。
  
  6、拟人
  在人类居住的世界里,山山水水不仅由于自身的美引起人们的喜爱,而且因为自己的形态特征引起人们的想象,被赋予人的品质。这样,无生命无情感的景物,不但有了生命,而且还有了意志和道德情操。如:
  闹溪村:村四面环山,中有山溪,山高流长,天晴则细水飞溅,逢雨则万壑争流,水声喧哗,昼夜无间,故名。
  玩石村:相传村有四石,一曰仙人石,二曰卧龙石,三曰白马石,四曰冰排石,四石形状怪异,雅俗可赏,故名。
  又如位于岭南乡的七姐妹山,因七峰并列,宛如七位婀娜多姿的姑娘而得名。
  这些地名都是将地物比拟为人,即用拟人的手法命名地名,所以发挥的想象力比起依据外表的相似更进了一步,因为这些地名被赋予了人的精神,注入了人的思想,反映了人的美好追求。
  由此可见,为地方命名这一行为,看似偶然,其实往往渗入了人的主观意愿、情感和态度,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参考文献:
  
  1、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2、牛汝辰:《中国地名文化》,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年。
  3、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4、周幼涛:《绍兴山水》,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5、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6、上虞县志编撰委员会编:《上虞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7、上虞县地名志编撰委员会编:《上虞县地名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注释:
  
  [1]上虞县志编撰委员会编《上虞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页。
  [2]上虞县地名志编撰委员会编《上虞县地名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40页。
  [3]上虞县地名志编撰委员会编《上虞县地名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0页。
  [4]上虞县地名志编撰委员会编《上虞县地名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3页。
  
  任岚岚,浙江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