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8期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几种整合关系

作者:庄 国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于2005年秋季在我省已全面推开。由于对新教材的编写缺乏了解,再加上受传统教材惯性思维的影响,老师们面对崭新的苏教版教科书,各种新问题随之而来。课堂教学中怎样利用好高中语文教材,正是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对新课程新教材有个宏观的认识,进行整体上的把握,进而取得最佳的使用效果呢?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整合以下几种关系。
  
  一、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合关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上。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通过文质兼美的高品位文本、优化合理的教材结构和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比较成功地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还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与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强调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审美和探究能力,注重人文内涵的熏陶,力图纠正传统课程的工具化倾向。但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
  首先,语文的人文性是在语文的工具性实现过程中才得到体现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必须首先实现其工具性才具有作为一门学科的意义。如果把人文性放在首位,就会模糊它自身的学科特征,人们在上个世纪就有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的教训。所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陶冶审美的情操,即在工具性中体现人文性,而不是在人文性的基础上体现工具性。
  其次,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应该是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刻意的追求。它和工具性之间是和谐的融合,而不是机械的相加。老师在备课时,不能只是挖空心思去想:如何才能体现人文性,强调人文性还要不要去进行基础训练。实际上这两种考虑都人为割裂了二者的关系。举例来说,我们在教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一文时,评点过程中,品读了课文精美的文字,感受了北平之美,体会了作者对北平的赞美和思念之情,激发了学生对自然、对生活、对家乡的无限热爱,这已经很好地体现了人文性。如果要再去专设一个活动,围绕热爱故乡的问题去展开讨论,岂不是画蛇添足吗?
  再次,三维教学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并不是不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只重视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是要摈弃过去那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同样地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把三维目标提高到同等地位。
  总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犹如语文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因为没有工具性,人文性就无法体现;舍弃人文性,语文的工具性也将失去意义。
  
  二、关于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关系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确立的共同培养目标引入三维的课程目标,即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改变了过去单纯从知识技能一个维度制定目标的倾向。这些要求,与过去的大纲相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到时代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进步。尽管教学目标要求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来陈述,但老师不能机械地每堂课都要按照三个维度去设计,而应仅把三维目标当作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及特定的教学情境来确定目标。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们之间的整合关系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只有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会主动地获取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只有培养起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无限地发展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把三个层面的目标割裂开来。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总是包含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脱离一定知识而形成能力和脱离一定能力而获得知识,都是一厢情愿的事。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并非每堂课都要完成上述目标,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应有所侧重,也要考虑上述三维是互相交织,融为一体的。
  
  三、关于三种呈现方式的整合关系
  
  《课程标准》指出:“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引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地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新教科书的编写体现了这些要求,力求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对传统的高中语文课本编写方式,进行了全面的理性审视,拓展视野,开发资源,优化组合,形成了“文本研习”、“活动体验”、“问题探究”三种全新的呈现方式。
  三种呈现方式的关系是彼此交叉相融,侧重点又各不相同。无论是以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的“活动体验”,以研习文本为主要任务的“文本研习”,还是注重探究能力培养的“问题探讨”,都强调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另外,“文本研习”是“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的基础,脱离“文本研习”的“问题探究”和“活动体验”,学习结果无异于盲人摸象。因此探讨、活动、研习往往互现于一种呈现方式之中。由于高中学习材料大致分为实用的、论辨的、审美的文本,用以培养实用的、探究的、审美的三个方面的能力,所以三种呈现方式有时会与之有大致对应的关系,学习时候当然要有所侧重。
  
  四、关于单篇、板块、专题及模块的整合关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由五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的构成又是一个生态系统,模块由专题构成,专题又由板块构成,板块由单篇构成。这种整合关系不是简单的堆积和拼凑,不同于以往教材简单的以体裁或知识体系为标准的编排,而是以育人功能为目的,各个专题都是以人文话题领起,一个专题就是一个学习情境,同一专题内的板块之间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每个模块及模块中的专题都是可以生长、延展、创生的。
  注重单篇教学的学习,但要有整体意识。单篇、板块、专题及模块的整合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分层关系,整体制约局部,局部要服从整体。今后新课单篇教学的学习仍然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体现整体意识的基础,也是板块教学和专题教学的前提。单篇教学得不到落实,整个阅读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单篇教学要有板块意识和专题意识,也就是我们不能割裂开来进行单篇教学。在每篇文本的教学中,能够考虑一个板块或一个专题中几篇文本或几个板块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单篇教学的目标和重点。由板块而专题而模块的结构方式,既体现了模块意识,又有利于组织教学。
  
  五、关于必修和选修的整合关系
  
  普通高中苏教版教科书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部分体系安排,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着眼于学生的精神发育,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22个专题。选修部分五个系列,共有16个模块,围绕学生精神成长需要和语文素养确定选题,设计了各具特色而又实在可行的语文学习活动,使选修课的学习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必修教科书和选修教科书同是构建立体开放教科书体系的一部分,他们互为补充,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修部分侧重在基础性、均衡性;选修部分侧重在多样性、选择性。必修部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立人”,选修部分同样坚持这样的基本思想。选修部分横向兼顾文体,分为五个系列;纵向则兼顾文学文化发展的流脉,体现很强的立体感。
  鉴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于必修课程,以教材为例子,抓好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教学,从深度上把握教材,打实基础。对选修课程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做好选课工作,从广度上拓展教材,开阔学生视野。
  
  庄国,教师,现居江苏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