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8期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作者:李翠萍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特殊句式;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和重要实词、虚词以及几个特殊句式。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科学方法。
四、教法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地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
2.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4.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5.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滕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十分偶然某一天我们发现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感受阳光,经历风雨,触摸花草,结识朋友;偶然的偶然又让我们相聚于此,此刻当下在无法抗拒中到来。于是,我们的心中总有些愁苦、烦恼、郁闷……怀揣的许多梦想愿望都很难一一得以实现,看看周围又总是一张张成功得意的笑脸,会以为自己是天下最苦命的。其实,这样的伤痛在你、在我、在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即便是快乐之极、成就辉煌的先人。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1600多年前的经典聚会,走进一位伟大书法家的心灵世界。
二、学生简介作者的有关情况(教师指导学生该如何整理归纳所收集的资料)。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资料,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做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学习。
1.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并归纳出每段的重点字词,然后在堂上交流,教师做适当补充。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小组讨论,讨论不决,全班同学集体探究疑词难句,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在讨论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2.采用同样的方法由学生归纳本文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教师可做补充。
3.翻译——诵读——背诵。该设计以翻译为中心,通过翻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快对课文的熟悉速度,最后达到当堂成诵。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1、对小组合作的情况进行总结。
2、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三。
(3)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下节课交流。(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背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由学生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师生根据回答点拨归纳:
(修褉)之乐 (死生)之痛 (今昔)之悲
三、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体会这些景语、情语和心语,谈谈它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和情思。(学生交流读书感悟)
四、结合课后练习介绍有关王羲之的趣闻逸事,想一想,王羲之是个怎样的人?(全班交流)
五、小组合作讨论:作者的死生观
1、教师简介相关文化背景: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道家:“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魏晋士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的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可以以“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为例,谈谈古人观照人生的两种态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致。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
2、(小组讨论并明确)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六、《兰亭序集》中那些句子反映了作者的生命意识?(学生交流)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
七、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每人写一段话总结自己的感悟,全班交流。(学生畅所欲言)
结束语
最后,不妨借用哲学家周国平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名篇学习:“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让我们痛并快乐着!
八、布置作业:
1.请将你写的一段话扩展为一篇以“与王羲之对话”为话题的随笔。
2.阅读课外文学作品《滕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九、板书设计:
(修褉)之乐 (死生)之痛 (今昔)之悲
李翠萍,教师,现居广东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