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8期
学生作文惰性的产生及克服
作者:孙春凤
一般说来,惰性思想产生在先,惰性行为产生于后。惰性思想产生袒护惰性行为,惰性行为又哺育滋长惰性思想。青少年学生惰性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其思维的发展,知识的学习积累,道德品质的形成和理想的实现。
作文惰性是学习惰性的一种,存在于作文的全过程中。作文之前表现为:不留心事物,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事情,不愿写日记(周记),不看有益课外书籍,不做笔记,不注意积累词汇,不刻苦读书,规定要背的诗词和警句都不能背。作文课不认真听讲,不做记录,昏昏欲睡;谋篇时不动脑筋,找资料抄,张冠李戴,文不对题也不顾,有时干脆不交;碰到疑难,懒于查字典,羞于问别人,敷衍塞责;写过之后不修改,誊过之后不检查,有时干脆不打草稿;作文批改之后只看分数,不看批改符号,不按老师要求修改,连错别字也懒于更正……如果这些作文惰性不能纠正,作文能力难以提高,并影响其他各科成绩。我对所教的高二年级的十位学生成绩下滑原因调查发现,有八位学生智力不错,只是因为惰性上升,成绩才下降。苏联教育家皮杰烈夫说过:“懒惰会使精神和体力萎缩。”的确,惰性上升的学生成绩下降,精神状态也江河日下,不求进取,得过且过。
作文惰性有四种类型:一是情绪惰性。学生或家庭等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因个人非正常心境的影响,或因大脑皮质的兴奋周期处于低潮的影响而产生的惰性。情绪惰性具有短期性的特点。当不利因素过去之后情绪可以恢复正常,惰性也会随之消逝,一般表现于成绩较好的学生;二是疲劳惰性。这是在学生学习高度紧张休息不够或体力劳动过度后出现的。这时,肌肉组织松弛,器官疲惫,功能减退,精神涣散,思维困乏,整个身心处于松散和半休眠状态,此时生理病菌和惰性病毒都会乘虚而入。高中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和无穷无尽的作业,身心困顿不堪,作文惰性较为严重,普遍表现出作业敷衍和拖拉;三是习惯惰性。由于缺乏严格要求,长期懒惰敷衍而形成习惯。这种惰性具有顽固性的特点,一般表现在家庭富裕,娇生惯养或好说好动不守纪律的学生身上;四是生理惰性。这里因身体有病,生理发育不全所表现出来的惰性。它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表现在迟钝弱智或负病学生身上。
作文惰性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自身方面,如发育不全,身体不适,情绪不稳,消极心态等,这是内因;二是家庭娇生惯养,教师要求不严,不利环境影响等,这是外因。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教”自始至终占着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根治学生惰性思想开始,作文惰性是可以克服的。
一、教师做表率。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惰性,必须从克服自身的教学惰性开始,用力求上进的精神风貌和勤奋刻苦的楷模行为感染学生,这是帮助学生克服惰性思想的有效方法。南宋诗人吕本中在《童蒙训》一书中说“悟入之理,正在功夫勤惰间耳”,这是他的创作经验。写诗如此,写文章如此,教书育人何尝不是如此?教师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讲课要谆谆教导,勤于指点,哪怕学生谋篇时也须及时解疑。
二、严格要求。“严师出高徒”这是教育真谛。布置作业,学生要守时,教师要守信,不按时完成的要教育其限期改正;卷面上涂了墨迹要令其抹掉;笔画连写,随意简写的要叫其重写,直到符合要求;书写格式、布局也要有规矩,不许胡乱来。作文中的漏、多、错、别字、病句、用错的标点要用符号标明,让其改正;改正后要检查,直到准确无误,让其不敢懈怠。“教不严,师之惰”,学生的惰性习惯许多是从教师的教学惰性开始的。
三、在“勤”字上指点。采取一些措施,养成学生勤看书,勤动笔,勤思考的习惯。勤奋的习惯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的。“书山有路勤为径”是人们总结出来的学习经验。要求学生勤观察、勤读书、勤写、勤思考。
孙春凤,教师,现居河南驻马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