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0期
质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探析
作者:宋应岗
1、从学习方式角度来说,学生纵向的自主学习与教师横向的引导教学交织成小学质效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坐标轴。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什么是会学习,什么是不会学习,这里必须引进“自主学习”的概念。学术界对于自主学习的理解有着各自的看法。我国的学者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解释这个概念。笔者简单概括为,自主学习即学习者能够自己安排和调整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学习方式。这是一个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它的对立面是接受学习,即是教师为主的学习或者是家长为主的学习。在我国,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则更多表现为以教师为主的学习。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哲学基础区别在于,前者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后者为自己的灵魂被旁人牵引甚至驾御。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心理学基础区别在于,前者是建构而为我所用,后者是堆积杂乱无章不成体系,学而难用。当然,接受学习中也分有意义接受学习与机械式接受学习两种,对于有意义接受学习,我们绝对不能断然砍杀。有意义接受学习应该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自主学习的必备基础,也是自主学习能力层次得以提升的必要条件。
“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的教学原则上。”“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自主学习的社会发展价值和个体发展价值已经被证实并正在继续为社会与时代所需。笔者回忆自己做学生时期,印象最深的内容绝对是自己曾经主动地、自主地去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至今,笔者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去研究布卢姆的目标教学法的知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学习自主性强的学生由于能够系统地运用一系列学习和自我调节策略,其学习成绩一般要好于学习自主性差的同学;那些在智力、社会环境和接受教育的质量等方面明显占优势的学生,学习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学习的自主性。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说,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为目的的事业”。教学不是因为教师而存在,是因为学生的存在而产生和存在,教师也是因为学生的存在而存在。学生存在的价值即学习成长。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学习,而不是自我表演。教师帮助学生学习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行帮助。任何学生都喜欢接受在自己真实基础或者起点上的帮助进而发展的学习。很多课堂上,学生或者无动于衷或者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若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原因,那么唯一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是不适合这些学生的。
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学习当作纵向坐标,教师的教学指导应该是横向发展然后纵向推进的。横向发展指要真实地面对学生学习的不同起点和不同的学习程度,纵向推进则是学生学习的深入展开。这两者的交叉形成质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
2、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学生情感与思维的感受、发散与深入是小学质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三纬度。
“其实,真正卓有成效的语文学习不是以技术性语言训练取胜,而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吸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感受和体验到语文的文化内蕴,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有感受和体验到语文的文化内蕴,才能真正学好语文,学到语言表现技巧,提高语文技能和水平。毋庸置疑,语文学习过程就是感受和体验文化、建构和塑造主体文化品格的过程。”(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曹明海先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理论论述或许比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元论高远一些,我们也不妨在教学实践中向这个方向做点实践上的努力,即使是为了验证其可行性也是值得一试的。毕竟,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准绳。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总结出,语文学习优秀的学生的感受、体验与理解能力均是很突出的,而相反,一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却相当逊色。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们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予以引导和帮助,在课堂外鼓励这些学生阅读相关的作品。这其中的目的只有一个,即让这些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和体验到语文的文化内蕴。或许这本是个发展很慢的过程,也或许教师的引导不得法,还或许这些学生周围的环境存在着相当的不利因素,总之,见效慢,见效难,让我们对此期待难以满意。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用文字的形式告诉我们要培养有文化修养的、文化品位的和审美情趣的人。我们且统称其为文化内涵吧,那么这习得文化内涵的途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情感体验与思维认识才可能达到这一目标。体验教学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也是按照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来说,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来统领语文学习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其潜能。在语文中强调科学精神,实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质疑,也是对当代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精神的一个呼应。传统文化精神特别是对我们的心理精神,是学会逃避,学会沉醉,不要寻求,不要创造。而现代化建设需要当代中国人在新的世界环境中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敢于求索,勇于创新。文化精神又是什么呢?简言之,即一种文化的基本特性的组合,文化精神统领文化内涵的方方面面。文化精神与时代精神是否合拍,决定着文化精神的生命力。时代精神选择适合的文化精神,也抛弃并且要批判某种不适合的文化精神或者该文化精神的某些特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对于语文教材中选文的态度是否一定要必恭必敬?我们针对学生的社会性特点是否也该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当代性刻下一些印痕呢?我们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质效尤其是“质”这个字是否该重点考虑而着眼、着手呢?这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3、从语文课与其他科目的区别来说,对于非日常化语言的后天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立体框架的基本点。
语文本母语,学生每天都在说母语用母语,为什么还要专门学习,而且学习起来反而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呢?分析如下:
首先是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经历着从实物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前半段过程。而书面的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符号,我们不得不说它是抽象的思维对象。这也就造成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困难。
其次,默会知识与客观知识缺少交融。英国学者波兰尼提出了默会知识的概念。“所谓默会知识,就是指一种个人性的、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言传的知识,这种知识仅靠客观规则是解释不了的。”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比较客观的知识,具有科学逻辑道理的知识。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却忽视了默会知识的存在,更忽略了书面语言与默会知识的融合,也就切断了书面语言向学生日常生活语言的转化。
再次,大众文化的实用性阻挡了学生母语的深入学习。学生生活于大众文化之中,而大众文化更多的是通过日常的生活化的语言来承载传达的。大众文化的鲜活实用性决定了它与书面母语的本质区别:生活语言是以实用为特点的,书面母语是以深层次欣赏表达为目的的。
第四,思维品质研究成果证明,人的思维发展早于语言发展。我们平常会遇到“言已尽而意未穷”,“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现象。实际上,这是因为语言材料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这要求我们必须去学习非日常化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表达我们的思想与感悟。
因此,小学质效语文课堂教学所要解决的语文工具性方面的问题是努力促进学生的日常语言向书面母语的转化。若这个问题能够部分性地解决,则课程目标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性就有了外在的语言承载体。
宋应岗,教师,现居广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