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0期

对话教学的理论意义及其实施

作者:温晓森




  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理解尊重学生,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对话教学因最能体现师生双方互为主体的关系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师生通过对话达成了各自的完善和满足。
  
  一、忠实于文本——对话教学的核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的核心是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维护文本的主体地位,不能抛开文本向学生灌输一些抽象的思想情感,学生也不能脱离文本进行天马行空的自由发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的言说、交流,将对话指向文本本身。新课标提倡引导学生有创意地理解、感悟和引申,进行二度创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脱离文本进行多义性解读,更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原则地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的误读。比如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有的学生抛开时代背景,认为杜十娘藏有百宝箱不为自己赎身也不告诉李甲实情,无非是想趁年轻多捞一点钱,她与当代大款的“小蜜”没有什么区别。这种观点很新,却没有从文本本身去理解人物的悲剧,因而不能得到肯定。
  
  二、教师理解文本——对话教学的基石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学生的阅读经验毕竟不足,他们需要老师的指导。因而,在阅读教学对话中,教师深入钻研文本,理解文本,准确处理文本就成了对话的基石。
  笔者曾听过一堂《拾麦穗》的阅读课,教师要求学生依据课文中的信息进行再创造,充当一回导演,安排几个特写镜头,并说说自己设计场景的用意。这样处理教材对学生来说,有一点新鲜感,促使他们深入研究文本,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火花”不断绽放。有一个男同学是这样设计最后一个场景的:“村头一顶花轿由远而近,镜头对准了轿子里的新娘,新娘面部木然,眼睛呆滞,她把手举起来,目光停留在手里的红柿子上,眼里渗出几滴眼泪。轿子渐行渐远了,村头雪地里那棵柿子树上仅有的一颗火红的柿子映入人们的眼帘。”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安排场景,这位男同学回答说,从课文前面姑娘们“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这句话可判断姑娘们要嫁的人并非她们理想中的白马王子。另一个女生认为,“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的“火红柿子”是有寓意的,它象征着作者对人间真情的坚定信念。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引下可谓别有匠心,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的生成。
  
  三、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教学的主线
  
  高中新课标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这说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组成了教学的主线。学生的阅读体验对文本意义有着建构的作用,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的阅读体验中才能生成,学生的体验会赋予文本以新的意义。以上面讲到的《拾麦穗》为例,学生对场景镜头的剪接处理和他们对柿子寓意的阐释都是依旧文本的再创作,没有对文本的深刻体悟,没有走进张洁的内心世界,当然是无法领悟这篇散文主题的。
  
  四、对话教学中的师生视界融合
  
  对话教学要求师生双方视界融合,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背景与人生经历不同,对文本的理解有时会有冲突,师生应敞开心扉,交流彼此对作品的理解,在交流碰撞中达成新的认识。
  许多老师都谈到,当问到《孔雀东南飞》里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的刘兰芝为什么不被婆婆喜欢时,学生脱口而出的回答让我们受益匪浅,他们认为刘兰芝出嫁几年都未生育是被遣的主要原因。这的确是创见,想教师之所未想,也言教参之所未言,但也不无道理。《礼记·本命》七出之条是这样记载的:“妇有七去:不顺父母,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七出之条中,“无子”排在第二位,看来学生的思辨胜过了老师。
  
  五、对话教学中的生生合作
  
  一位睿智的大师曾说过:“两个人手中各有一个苹果,交换以后,每个人手中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两个人各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以后,每个人则有两种思想。”这说的是交流合作的必要性。小组讨论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方式,学生通过讨论传达了个人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认识,同时也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拓展解读的渠道。笔者在讲授《鸿门宴》一课时,要求学生参看了《史记·项羽本纪》全文,也提供了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人的咏史诗,要求学生就“项羽是不是不是英雄?”展开了大辩论。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领会了主人公的悲剧意义。
  自从新课标走进我们的课堂,对话教学也走过一段摸索的道路。时至今日,人们对对话教学的认识逐渐成熟,教学中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对话,我们都必须回归文本阅读,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对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语文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的提高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
  温晓森,教师,现居广东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