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0期

作文教学应以读为本

作者:王冬梅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时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东西的时候却成了极为重要的基础。”我想,叶老说的“基础”恐怕指的就是平时的积淀——生活的积淀,阅读的积淀。大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不也是“读书”与“下笔”的关系吗?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把培养学生读与写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进行读写训练,真正做到以读为本,教学中我是通过以下诸方面实施的。
  
  一、指点学生在读中学语言技巧
  
  叶圣陶先生认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诵读、多揣摩。有的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我就让学生将优美的语句进行圈点,熟读或者背诵,再运用这些优美的语言或好的词语写一段文字。比如在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在学生背诵下来的基础上,就文章的第四、五段,我让学生仿写某一景致,并表达出自己对这种景致的情感,注意使用圈定的一些叠词和动词,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实在写不出来,默写原文或者稍作改动也可。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先是体会到优美语言的美感,然后加以运用,成为自己的语言。
  
  二、引导学生在赏读文本中学会审题
  
  学生作文,偏题、离题的现象很普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在引导学生反复研习课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认真研究课文题目,就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其审题能力。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题目简练且耐人寻味。在多次诵读课文,理解了全文的主旨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题目作进一步研究:题目即昭示了作者的主张。看到题目,读者就会想到: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拿来以后怎么样?这样即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题与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审题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实际中,对具体的作文题目,进行具体的分析构思,这样,能帮助学生克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三、启发学生在诵读中学立意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的立意独具匠心,是很值得学生模仿学习的。如刘征的《庄周买水》是一篇杂文,千余字中引出“官倒”这样重大的社会问题,并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这个问题深刻而敏锐的思考。教学时,教师要有机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并授意,在作文中要有意模仿课文作者确定主题和表达中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立意能力。教完这一课,我就指导学生练笔,模仿这课的写作方法,就一件事来反映社会上、校园里的一些不良现象。学生分别写出了揭示校园内学生染发、吃穿攀比等不良风气,社会上请客送礼的腐败现象,大多数学生作文立意较为深刻。
  
  四、授意学生在诵读中学构段谋篇
  
  教材中的选文,大都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当有心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比如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片典范史论,也是学习写好议论文的范本。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照引论提出中心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段背诵。为了强化背诵效果,我要求学生先默写《六国论》的第一段,然后按照第一段结构方式写一段话,语言句式都可以模仿原文。学生写作热情很高,在默写完第一段后,五六分钟的工夫就写出了一段语言生动形象、句式整齐的文字;之后,我又要求学生课下按照《六国论》的谋篇方式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议论文。从交上来的习作看,效果很好。
  在实施“作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中,上述做法,较好地做到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加深了理解,加强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逐渐提高。鲁迅先生在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因此,要使学生致力于读书,教师必须抓住“读”这个根本。以读为本,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王冬梅,教师,现居河北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