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0期

《威尼斯商人》与《艾凡赫》中的犹太人

作者:李晚婷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和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的《艾凡赫》这两部作品虽然体裁不同,所涉及的年代不同,但其中都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犹太人形象。在以基督教作家为绝对主流的西方文学史中,作品中涉及犹太人形象的并不算多。而那些形象也无不具有一些显著特性,比如爱财如命和奸诈险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涉及到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犹太民族和那些欧陆民族几百年来的宗教的、历史的、文化的等各方面因素,我们在这里不做深入探讨。只是当我们把《威尼斯商人》和《艾凡赫》这两部作品中的犹太人形象做比较时会发现,在吝啬、贪财、放贷者等这些难以避免的“犹太”共性之外,还有着明显的不同。
  这两部作品中的犹太人角色同样是一对父女:夏洛克和女儿杰西卡,艾萨克和女儿丽贝卡。我们将其做比较:首先,在行动上,他们一个是报恩,一个是报仇。在《艾凡赫》中,装扮成游方僧人的艾凡赫帮助艾萨克逃出了圣殿骑士想对他进行的绑架,后来,艾萨克为了报恩供给艾凡赫战马和衣甲以便参加比武,其后艾凡赫受伤,他和女儿又将他救出,并一路照顾他。尤其是善良的丽贝卡,一直都对艾凡赫感恩有加,拼了命也要保护他。而夏洛克,在《威尼斯商人》中则完全是个反面人物,是作品中主人公的对立面。安东尼奥、巴萨尼奥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是由他所制造,他一定要安东尼奥付出流血的代价就是为了报复安东尼奥一直以来给他的羞辱。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司各特在其中传达的是一种感恩意识,一种有恩必报的朴素情感。在《艾凡赫》这部作品中,不只是犹太人父女对艾凡赫的报恩,还有后来艾凡赫带着受伤的身体也要去救丽贝卡,形成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感恩链条。人类情感中的这种最简单、最质朴的闪光因子,中国老话“得人恩果千年记”的这种朴素意识在司各特的笔下熠熠生辉。他用“感恩”这种道德品质给历来倍受歧视、厌恶的犹太民族增添了人性的一面,使其不同于一般的犹太人形象,也足见他本人对这一品质的推崇。而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复仇最终落得钱和女儿都离他而去的可悲下场,莎士比亚安排这一结果却是为了强调——他没有宽恕的意识慈悲的心。在安东尼奥的契约到期之后,不管多少人求情,不管别人愿意付几倍的价钱,夏洛克仍然不为所动。正是这种制人于死地,不懂得慈悲的心才让他受到惩罚。莎士比亚借鲍西娅的口说:“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权威,使人民对于君上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于权利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性。”人类在遭受屈辱之后,报复是本能的内心反应,所以人类需要宽恕慈悲的意识。宽恕是基督教所提倡的道德品质,是一种高尚的人类情操,它有别于“感恩”的朴素自发,是需要广阔的胸襟和至善的本性才能做到的。缺乏这样的品质是莎士比亚让这个犹太人最终受到惩罚的根本原因。所以,这也是莎士比亚内心的道德指标所向。
  其次,在这两部作品中,虽然都极力渲染这两个犹太商人爱财如命的一面,不过,他们亦都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对艾萨克来说,比钱更重要的就是女儿丽贝卡。当他们父女被圣殿骑士所擒,他听说丽贝卡被送给了波阿——基尔勃做侍女时“狂叫了一声,连那地窖都震得嗡嗡响”。他喊着“你向我要的钱加十倍拿去吧——不,用刀子戳我也行,把我放到炉子上去烤也行,只求你饶了我女儿,放掉她,保全她,不要糟蹋她啊!”在这个时候,他宁愿被施以酷刑。而对于《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来说,比钱更重要的就是——他的尊严:他的民族尊严、宗教尊严、人格尊严……他坚持不要巨款也要复仇可以说就是要为他一直被践踏的尊严复仇。他对那些基督徒高声说道:“他曾经羞辱过我,夺去我几十万块钱的生意,讥笑我亏了本,挖苦我赚了钱,侮蔑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气血吗?”
  对比两者我们可以看到,司各特在艾萨克身上灌注的是传统的舔犊之爱,是血缘亲情必然超越物质利益的伦理价值观。司各特并没有因为基督教对犹太教的歧视而否定他们身上的这种人伦情感,而是注意到利用这一方面来立体地塑造艾萨克的人物形象。我相信凡是读到这一段的读者都会如我一样深受感动,因为这种情感放在其他作品中我们早习以为常,可是放在历来都是反面扁平人物的犹太人身上,却不禁让人印象深刻。司各特虽然在全书其他很多地方都对艾萨克的卑微委琐、丑态百出大加讽刺和嘲笑,但他这种不同于以往的写法却体现了他对这种人伦情感的尊重。而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控诉则似乎让我们有了更深的思考。他的控诉中那些渴望被尊重的话语体现着对平等权利的追求。基督徒们一出生便被灌输的对犹太人种族和宗教的偏见使他们产生双重的道德标准,安东尼奥在基督徒的眼中是仁义和德行的典范,可是在犹太人心里却是道德低下,对待基督徒即使是最穷困的人他也会给予尊重和帮助,可对犹太人却是一贯的轻蔑和嘲笑。在那个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时代,莎士比亚就给我们出了一个这样的道德难题。该如何评价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每个时代的人都能有不同的看法。但莎士比亚那耐人寻味的台词,能够让夏洛克这个形象在我们种族融合的今天开始为人们所同情,不能不说是在其中注入了一些超前的道德意识。也许在当时他本人对此也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看法,可是透过夏洛克这个形象,我们仍能感觉到他对不同种族平等尊重的朦胧意识。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两个女儿的角色。丽贝卡的美丽和善良都是司各特着力表现的对象,但给人留下印象更深的却是她的坚贞和气节。她毫不畏惧波阿——基尔勃的威胁,也不为他的甜言蜜语所动,由始至终都决不愿背叛她的宗教和民族。后来她几乎要被作为妖巫处死,她也坦然面对,准备为自己的宗教而献身。面对爱情同样如此,她爱着艾凡赫,但她十分清楚他们不可能结合,她看着艾凡赫由不知道她是犹太人时对她的殷勤,到后来知道后对她的冷漠,虽内心十分痛苦,但也不愿为爱情而放弃信仰,反而在艾凡赫面前慷慨陈词,为她的宗教而自豪。而《威尼斯商人》中的杰西卡是个着墨不多的人物,和丽贝卡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相比,她只能算一个点缀性的人物。但奇怪的是,同样作为犹太人的女儿,她和丽贝卡说出的话和做出的选择竟是如此的不同:“唉,我真是罪恶深重,竟会羞于做我父亲的孩子!可是虽然我在血统上是他的女儿,在行为上却不是他的女儿。罗兰佐啊!你要是能够守信不渝,我将要结束我的内心的冲突,皈依基督教,做你的妻子。”这里莎士比亚也并无任何贬低她道德品质的涵义,杰西卡的出现仿佛只为更加映衬夏洛特最后的众叛亲离、人财两空。这两个犹太女性角色没有遭受到其他犹太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待遇,甚至受到作者推崇,究其根本,其实在于两位作者都在作品中有反复强调过的——她们对自己民族弊端的清醒认识。所以说到底,对犹太人的偏见其实仍然是深刻地烙印在这些基督教作家的脑海里的,因为他们笔下的“她们”有对犹太人缺点的羞耻之心,所以她们是可爱的。不同的只是,虽都有羞耻之心,但司各特更偏重的是对“忠诚”的美德展示,而莎士比亚则似乎超越了这些。
  所以总的说来,通过他们所塑造的这些犹太人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司各特身上有着很强烈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他对感恩意识的赞赏、对伦理亲情的正视和对忠于自己信仰观念的重视,都体现着那些传统的道德价值标准。而莎士比亚,通过夏洛克父女的形象让我们所感受到的,宽恕慈悲之心、朴素的对平等尊严的追求意识和对民族信仰的超越则似乎触及到了人性更深的层面,具有一种超前性,是超越其时代道德评判标准的进步意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丽贝卡这个形象会作为一个传统美德的完美代表为人们所喜爱,而夏洛克这个形象则是历久靡新,在每一个时代都能散发出新的魅力,永远不会褪色。
  李晚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