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1期

审美感觉研究现状述略

作者:贺天忠 范司永




  目前,学界对外感觉方面注意力较多,而对内感觉方面研究的力度似乎还不够,从学理层次上讲,只有揭开审美内感觉之秘密,美感研究才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外感觉上的差异只是中西审美感觉思想上“形”的不同,而内感觉上的区别则是中西审美感觉思想上“神”的差异。中西美学史上都曾有丰富的“内感觉”的思想资源,具体内涵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于民先生认为西方是在看得见、听得见的领域中发现人体生命的蕴藏,主体上它涉及的是普通感觉,即称之为“第一感官”、“五官感觉”的直接感知。中国古代的人体科学、哲学将它归之为“外视”、“外听”、“他视”、“他听”。客体上它涉及的为“第一时空”、“外时空”,中国把它列入“象内”、“象下”,属于“有”与“实”的领域。与西方不同,中国除了重视看得见听得见的直接感触,还突出地发展了看不见听不着的“感官”、“感觉”。这种“感觉”既非现在的感觉一词所能准确地表达,亦非“直观”所确切显示。它建立于中国古代特有的人体科学认识上,“客体”上它接触的是“第二时空”、“内时空”,属于有实之外和形声之外的虚无领域;古代养生学哲学称之为内视、内听、独见、独闻、自见、自闻。它涉及和发展的是区别于普通感官的“第二感官”,或区别五官的“第六感官”。这是在中国古代吐纳导引的养生之道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时空观、感知观,一种特殊的“主客观”关系。它建立在经络气化论之上,而为近现代大脑神经论及其实验方法所不容,为近现代西方哲学、心理学、美学所难解。在经络气化论的认识中,不仅虚和无领域中非绝对的虚、无,为气所贯穿,有和实的领域中,有、实与无、虚之间,也为气所贯穿。宇宙中一切物象、天人之间、主客体之间都因气的贯穿,而成为一个有区别又联系的整体。就连主体内部的感官与思维器官也为气所贯穿,感官赖气以明以聪,心赖气以知以虑,感官与心之间亦赖气以通。气之生化使感觉和心成为有生命的东西,并使二者成为一个整体系统。[16]于先生的这种区分是很独到深刻的。
  西方美学史上,也不乏“内感觉”论者如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提出的“灵魂回忆说”;罗马帝国晚期的普洛提诺的“审美超越说”;浪漫主义时期霍布斯提出的“第六感觉说”;哈奇生的“内在感官”论;象征主义诗学的奠基者波德莱尔的“感应论”;兰波提出的“通灵人”;里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心距离说、谷鲁斯的内模仿说以及美国心理学家西尔瓦诺·阿瑞提的“内觉”论等等,都涉及到审美体验中的“内感觉”的问题。“内感觉”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属于心理上的一种深层的精神体验,就像庄子所说的属于“官之止而神欲行”,不以目视,而以神遇,进入了审美体验的超感觉感受的自由境界。从学术价值来看,揭开“内感觉”的奥秘比单纯用外感觉经验的实证方法来解释审美感受、体验,可能更具有理论研究探讨的潜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郁龙余:中西审美主体构成[A],胡经之:论艺术创造[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4]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6]文艺理论译丛[C],1958.
  [7][德]黑格尔:美学[M](1),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9][美]桑塔耶那:美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0]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1]孟子正义·诸子集成 [M](一),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12]荀子集解·诸子集成[M](二),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13]老子本义·诸子集成[M](三),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14]庄子集解·诸子集成[M](三),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15]韩德林:境生象外[M],北京:三联书店,1995.
  [16]于民:气化谐和[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贺天忠,男,湖北谷城人,湖北孝感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美学文艺学研究。范司永,湖北孝感学院中文系教师。
  

[1]